- 張舜民[宋]
出仕歸來義兩全,真從髫齓至華顛。儒冠繪像為三友,龜佩相輝是四賢。莫與后生論損益,且於見世作神仙。東都九老夸榮貴,未比南豳德行先。
- 張舜民[宋]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無心類死灰。在處秋風吹鬢發(fā),不堪更上雨花臺。
- 張舜民[宋]
未知何處是吾廬,南北悠悠意所如。不愛渭川千畝竹,與君江上卜新居。
- 張舜民[宋]
馬頭已匝三千里,故國輕拋二十年。一片青山雙鬢白,長盤嶺下見鄉(xiāng)人。
- 張舜民[宋]
橘井蘇仙宅,茶經(jīng)陸羽泉。萬峰團雉堞,二水匯城輭。
- 張舜民[宋]
荊棘芃芃百尺堆,路人云此是叢臺。雨中漳浦明還滅,門外青山去又來。歌嘯且從今日樂,是非誰管后人哀。靚妝炫服尋為土,不似昆明塹劫灰。
- 張舜民[宋]
曉辭洛水濱,暮宿河之涘。四野漫漫不見人,竟日止能行數(shù)里。渾然天地為一色,渭水南北復何似。五陵鷹犬爭合圍,十宅管弦初熱耳。連宵耿耿照鬢發(fā),迎馬點衣猶未已。但得來年春麥熟,暫困泥涂復何恥。農(nóng)夫南畝未厭多,卻入長安作泥滓。
- 張舜民[宋]
一夜蛙聲不暫停,近如相和遠如爭。信知不為官私事,應恨疏螢徹夜明。
- 張舜民[宋]
并橋冰乍泮,隔岸柳初黃。河上春猶淺,天涯日漸長。平時好行樂,往事入思量。最恨三年別,應添兩鬢霜。
- 張舜民[宋]
度險仍逢雪,艱危頃步中。鶻飛猶自苦,人足故難通。九折羊腸外,三休箭筈東。西南望天柱,聊復慰途窮。
- 張舜民[宋]
白塔搖搖波浪間,幾多舟楫望禪關。天邊幡影因心動,堂上潮音到海還。我拔一毛猶自苦,師除雙臂信如閒。中流莫怪頻回首,直到江南始見山。
- 張舜民[宋]
仗節(jié)傳呼出紫宸,燕南薊北望車塵。身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衛(wèi)臣。對榻夢魂思共得,據(jù)鞍吟嘯喜相親。驛亭處處逢花發(fā),疑是春光解送人。
- 張舜民[宋]
古人送行贈以言,李君送人兼以畫。自寫陽關萬里情,奉送安西從辟者。澄心古紙白如銀,筆墨輕清意蕭灑。短亭離筵列歌舞,亭亭諠諠簇車馬。溪邊一叟靜垂綸,橋畔俄逢兩負薪。掣擗蒼鷹隨獵犬,聳耳駏驢扶只輪。長安陌上多豪俠,正值春風二三月。分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主人舉杯苦勸客,道是西征無故人。殷勤一曲歌者闋,歌者背淚沾羅巾。酒闌童仆各辭親,結(jié)束韜縢意氣振。稚子牽衣老人哭,道上行客皆酸辛。惟有溪邊釣魚叟,寂寞投竿如不聞。李君此畫何容易,畫出漁樵有深意。為道世間離別人,若個不因名與利。紅蓮幕府盡奇才,家近南山紫翠堆。烜赫朱門當巷陌,潺潺流水繞亭臺。當軒怪石人稀見,夾道長松手自栽。靜鎖園林鶯對語,密穿堂戶燕驚回。試問主翁在何所,近向安西幕府開。歌舞教成頭已白,功名未立老相催。西山東國不我與,造父王良安在哉。已卜買田箕嶺下,更看筑室潁河{左阝右畏}。憑君傳語王摩詰,畫個陶潛歸去來。
- 張舜民[宋]
東海十日風,巨浪碎山谷。長鯨跨十尋,宛轉(zhuǎn)在平陸。雷火從天來,砉然刳兩目。肌膚煮和油,骨節(jié)分為屋。腥羶百里內(nèi),戶戶至厭足。我聞海上人,明珠可作燭。鯨魚復何罪,海若一何酷。從欲讒風伯,大鈞問不告。躊躕復嘆息,歸咎當溟瀆。托形天地閒,獨爾有含蓄。大者不能容,小者又何益。卻羨蝦魚輩,安然保家族。
- 張舜民[宋]
日日東南去,空勞北望魂。孤帆轉(zhuǎn)城角,返照入船門。強飯甘魚菜,隨方學語言。蛙聲不忍聽,為似故山村。
- 張舜民[宋]
天際雪帆百尺開,廣西移去廣東回。未成老大歸朝計,且喜平安出嶺來。竹馬共迎新使節(jié),松齋暗鎖舊莓苔。回思托蔭無多日,早至瀟湘欲重陪。
- 張舜民[宋]
隨風墜露事輕儇,巧占人間欲夏天。只恐障空飛似雪,從教糝徑白於綿。未央宮暖粘歌袖,揚子江清惱客船。老去強看愁底事,昏花滿眼意茫然。
- 張舜民[宋]
殘月光中強攬衣,欲隨烏鵲向南飛。無端客夢難收拾,落在西城晚不歸。
- 張舜民[宋]
遍走長城塞,歸由舜阪頭。榜中千里駿,天外二星流?;ㄔ氯院?,關河逼寺樓。寧知十年后,此地并衾裯。
- 張舜民[宋]
嘆息前人布政優(yōu),手栽松竹助清幽。當年撥土人何在,今日捎云勢未休。直幹幾排雷雨怒,細聲常伴管弦愁。若為喚起王摩詰,畫個浮休倚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