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聞詩[宋]
嗟乎老子啟精藍,樹下藤蘿手自芟。遺愛不教終斷絕,山前山后長新杉。
- 錢聞詩[宋]
五臺山里現(xiàn)文殊,人指此臺名似虛。正馬東峰有獅子,恐曾高跨入匡廬。
《錢聞詩[宋]
長空匹練曳千林,來自幽巖幾萬尋。寄語神龍無久臥,為嗔虐魃起為霖。
《錢聞詩[宋]
山分巧石疊玲瓏,煙幕云屏閟幾重。有竹參天長鱗角,欲陪高臥碧潭龍。
- 錢聞詩[宋]
仙客神人幾度行,環(huán)山岌頁似重城。有門不掩寒溪月,終日水流無盡聲。
- 錢聞詩[宋]
耶吉浮屠愿力深,特烹生鐵鑄高岑。永教遐邇觀瞻者,盡發(fā)如來菩薩心。
- 錢聞詩[宋]
李君館此舉明經,仕顯聲銷豈足榮。樹有菩提僧不命,卻將折桂榜閹名。
- 錢聞詩[宋]
面對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蓬萊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東。
- 錢聞詩[宋]
先生禮半望乾門,拜石千年今尚存。料得一心存七曜,四時同運紫微垣。
- 錢聞詩[宋]
逸少江州刺史歸,鸞溪溪上穴方池。此時鶂鶂已堪玩,不待山陰道士遺。
- 錢聞詩[宋]
一島如蓬江面浮,行人遙指是湖舟。寂無檣櫓艤沙岸,寧怕風濤不測憂。
- 錢聞詩[宋]
何事何年敝此門,望中白浪涌山根。不知陽鳥攸居處,日落風高萬櫓奔。
- 錢聞詩[宋]
生平有志在山水,得紱此邦非偶爾。行行白鹿書院來,小輿竹逕松陰里。輕雷急鼓山前聞,飛梁截截水下噴。有如蛟龍卷滄海,怒氣直欲山前吞。勸客倚欄同把盞,低頭千夫眩雙眼。自非建始決金堤,端是晉陽徹三板。手摩題石苔蘚斑,駐看未飽不忍還。誰能挽之出廬山,一洗塵俗清人間。
- 錢聞詩[宋]
杰出羌廬信不凡,一峰高入白云間。秦皇不解升霄去,留得空名與此山。
- 錢聞詩[宋]
太湖水入霅溪寒,疊嶂連山幾萬般。此景古今無盡藏,總歸懶拙一毫端。
- 錢聞詩[宋]
道術相忘過眼休,要將此意味莊周。橋邊莫起相思念,恐使游人錯路頭。
- 錢聞詩[宋]
真人升去寂無音,徒指空壇說杏林。講道雖非夫子惠,此心還是愛人心。
- 錢聞詩[宋]
雙溪飛溜出三峰,后有幽巖虎嘯風。絕景要知虛白處,洞天別在一壺。
- 錢聞詩[宋]
路入棲賢步轉東,望中天末有云從。不緣白石淵名玉,只為淵深有玉龍。
- 錢聞詩[宋]
鶴去凄然一古杉,傲霜凌雪幾年間。若非一種靈根異,安得青青不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