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元]
- [明]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朝時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jìn)士,官至內(nèi)閣首輔、右春坊大學(xué)士,參預(yù)機要事務(wù)。解縉因為才學(xué)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解縉自幼穎悟絕人,他寫的文章雅勁奇古,詩豪宕豐贍,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尤其擅長狂草,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學(xué)士集》、《天潢玉牒》等;總裁《太祖實錄》、《古今列女傳》;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墨跡有《自書詩卷》、《書唐人詩》、《宋趙恒殿試佚事》等。
- [明]
景翩翩,原名遙,一說雙文,字三昧,一作驚鴻,明末建昌曲妓。祖籍蘇州或揚州。書香門第獨生女,受父親薰陶,既知書達(dá)禮,又喜吟詠善賦詩,有“一字驚鴻”的美譽(當(dāng)時的吳中才子王伯谷有詩云:閩中有女最能詩,寄我一部散花詞。雖然未見天女面,快語堪當(dāng)食荔枝)。翩翩才貌雙全,因父母相繼去世孤苦無依,雙親喪事都無法辦理,不幸為人所誘,陷入妓院。雖身陷煙花柳巷之間,卻力求潔身自好,平日交往賓客皆為文人學(xué)士,除此概不接待。后被建寧縣富商丁長發(fā)騙娶為妾,因不堪大婦之虐待,自縊身亡,長眠濉溪河畔。
- [明]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無學(xué),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歷二十年(1592年)進(jìn)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勛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rèn)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學(xué)反對復(fù)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后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rèn)為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guān)系。袁宏道在文學(xué)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fēng)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稱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xué)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