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吾的成語
- 【遲遲吾行】遲遲:慢慢地。原指慢慢考慮考慮再走。形容戀戀不舍地離開。
- 【馳志伊吾】《后漢書·臧宮傳論》:“臧宮、馬武之徒,撫鳴劍而抵掌,志馳于伊吾之北矣。”伊吾,今新疆哈密。后因以“馳志伊吾”表示向往在邊塞建功立業(yè)。
- 【從吾所好】從:聽從,順從;吾:我。遵從我的愛好行事
- 【東支西吾】謂說話辦事含糊敷衍。
- 【獨善吾身】同“獨善其身”。
- 【入吾彀中】彀:張滿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圍,比喻牢籠,圈套。進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內(nèi)。比喻就范。
- 【三省吾身】?。簷z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來檢查自己。一說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吾膝如鐵】比喻剛強不屈。
- 【唯吾獨尊】見“唯我獨尊”。
- 【吾自有處】我自有辦法對付。
- 【吾誰與歸】我同誰一起相處。指對志同道合者的尋求。
- 【以盡吾齒】來度過我的一生.
- 【支吾其詞】言辭躲躲閃閃;搪塞應(yīng)付(支吾:言詞不清)。
- 【支支吾吾】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左支右吾】《宋史·李邴傳》:“(敵)然后由登萊泛海窺吳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窺江池,以出吾右,一處不支則大事去矣。原預(yù)講左支右吾之策。”原謂左右抵拒,引申謂多方面窮于應(yīng)付。
- 【支吾其辭】支吾:言辭不清。指言語含糊,搪塞應(yīng)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