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哺的成語
- 【嗷嗷待哺】嗷嗷:哀鳴聲;待哺:等待喂養(yǎng)。原指雛鳥饑餓時哀叫著;等待母雞來喂食。后多比喻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也比喻處境極為困難;等待救濟(jì);援助。
- 【啜食吐哺】輟:中止,停止。停止用飯,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 【慈烏返哺】慈:奉養(yǎng)。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 【返哺之恩】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 【反哺之私】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yǎng)父母,報答養(yǎng)育之恩。
- 【反哺之情】比喻子女長大奉養(yǎng)父母,報答恩情。
- 【返哺之私】返哺:雛鳥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報答親恩
- 【含哺鼓腹】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飽食??诤澄铮峙亩亲?。形容太平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
- 【吐哺握發(fā)】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吃飯時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頭時多次把頭發(fā)握在手中。比喻為了招攬人才而操心忙碌。
- 【吐哺輟洗】據(jù)《韓詩外傳》卷三載,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飯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據(jù)《史記·高祖本紀(jì)》載,酈食其求見劉邦,劉邦方踞床洗足。酈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見長者,于是劉邦起而謝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哺輟洗”為禮賢下士之典實(shí)。
- 【吐哺捉發(fā)】見“吐哺握發(fā)”。
- 【握發(fā)吐哺】《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zhǔn)?。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薄妒酚洝斨芄兰摇芬嘤洿耸?。后因以“握發(fā)吐哺”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
- 【周公吐哺】《史記·魯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后用為在位者禮賢下士之典實(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