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鼎的成語
- 【拔山扛鼎】拔:拔起來??福簝墒峙e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為青銅鑄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舉起鼎。形容力大無比。
- 【拔山舉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shì)雄偉。
- 【春秋鼎盛】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qiáng)壯之際。舊時(shí)比喻人正當(dāng)壯年;精力充沛。
- 【鼎鼎有名】鼎鼎:盛大的樣子。非常有名。
- 【鼎足而立】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像鼎那樣三只腳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勢(shì)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 【大名鼎鼎】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鼎鼎大名】鼎鼎:名聲盛大的樣子。很大的名氣。
- 【鼎足之勢(shì)】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鼎新革故】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xiàn)泛指除掉舊的,建立拳的。
- 【鼎足而三】比喻三方面對(duì)立的局勢(shì)。也泛指三個(gè)方面。
- 【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對(duì)別人對(duì)自己的大力幫助敬詞,多用于求人相助時(shí)的客氣話。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duì)他人的幫助。
- 【鼎湖龍去】同“鼎成龍去”。
- 【鼎食鳴鍾】見“鼎食鳴鐘”。
- 【鼎食鐘鳴】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 【大烹五鼎】烹:燒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飯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 【負(fù)衡據(jù)鼎】謂身居高位,肩負(fù)重任。
- 【負(fù)鼎之愿】鼎:古代立國的重器。擔(dān)負(fù)輔佐君王大任的愿望
- 【革故鼎新】除去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舊的。
- 【瓜分鼎峙】比喻國土分裂,群雄對(duì)立。
- 【海內(nèi)鼎沸】鼎沸:比喻局勢(shì)不安定,如同鼎水沸騰。形容天下大亂。
- 【禁鼎一臠】御用鼎器中的一塊肉。比喻珍美之物。
-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舉起來。抃牛:把兩頭相斗的牛位開。能把鼎舉起來,能把相斗的兩頭牛拉開。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匡鼎解頤】《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顏師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焙笠浴翱锒忸U”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dòng)聽。
- 【力能扛鼎】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三足兩耳的青銅器。形容氣力特別大。亦比喻筆力雄健。
- 【龍去鼎湖】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涘,龍涘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涘號(hào),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hào)?!焙笠蛞?/span>
- 【幕燕鼎魚】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魚”比喻處境極危,即將覆滅。
- 【鳴鐘列鼎】漢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相過?!辩姡驌魳菲?,泛指一般樂器;鼎,盛物食器。謂用食時(shí)身邊響著樂器,眼前列著鼎器,后因用“鳴鐘列鼎”或“鳴鐘食鼎”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鳴鐘食鼎】見“鳴鐘列鼎”。
- 【牛鼎烹雞】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比喻大材小用。
- 【片言九鼎】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象征九州。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說話十分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