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禹錫[唐]
吳越古今路,滄波朝夕流。從來別離地,能使管弦愁。江草帶煙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游。
- 劉禹錫[唐]
君書問風俗,此地接炎州。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頭。旅情偏在夜,鄉(xiāng)思豈唯秋。每羨朝宗水,門前盡日流。
- 劉禹錫[唐]
南徐報政入文昌,東郡須才別建章。視草名高同蜀客,擁旄年少勝荀郎。黃河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自古相門還出相,如今人望在巖廊。
- 劉禹錫[唐]
暫輟清齋出太常,空攜詩卷赴甘棠。府公既有朝中舊,司馬應容酒后狂。案牘來時唯署字,風煙入興便成章。兩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詞人戰(zhàn)一場。
- 劉禹錫[唐]
建節(jié)東行是舊游,歡聲喜氣滿吳州??と酥氐命S丞相,童子爭迎郭細侯。詔下初辭溫室樹,夢中先到景陽樓。自憐不識平津閣,遙望旌旗汝水頭。
- 劉禹錫[唐]
江北萬人看玉節(jié),江南千騎引金鐃。鳳從池上游滄海,鶴到遼東識舊巢。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遠岫列三茅。碧雞白馬回翔久,卻憶朱方是樂郊。
- 劉禹錫[唐]
耳聞戰(zhàn)鼓帶經(jīng)鋤,振發(fā)聲名自里閭。已是世間能賦客,更攻窗下絕編書。朱門達者誰能識,絳帳書生盡不如。幸遇天官舊丞相,知君無翼上空虛。
- 劉禹錫[唐]
蟬鳴官樹引行車,言自成周赴玉除。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常時載筆窺金匱,暇日登樓到石渠。若問舊人劉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 劉禹錫[唐]
新賜魚書墨未干,賢人暫出遠人安。朝驅(qū)旌旆行時令,夜見星辰憶舊官。梅蕊覆階鈴閣暖,雪峰當戶戟枝寒。寧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長吟澧有蘭。
- 劉禹錫[唐]
雖陪三品散班中,資歷從來事不同。名姓也曾鐫石柱,詩篇未得上屏風。甘陵舊黨凋零盡,魏闕新知禮數(shù)崇。煙水五湖如有伴,猶應堪作釣魚翁。
- 劉禹錫[唐]
鳳池西畔圖書府,玉樹玲瓏景氣閑。長聽馀風送天樂,時登高閣望人寰。青山云繞欄干外,紫殿香來步武間。曾是先賢翔集地,每看壁記一慚顏。
- 劉禹錫[唐]
麥隴和風吹樹枝,商山逸客出關(guān)時。身無拘束起長晚,路足交親行自遲。官拂象筵終日待,私將雞黍幾人期。君來不用飛書報,萬戶先從紙貴知。
- 劉禹錫[唐]
吳郡魚書下紫宸,長安廄吏送朱輪。二南風化承遺愛,八詠聲名躡后塵。梁氏夫妻為寄客,陸家兄弟是州民。江城春日追游處,共憶東歸舊主人。
- 劉禹錫[唐]
兩首新詩百字馀,朱弦玉磬韻難如。
漢家丞相重征后,梁苑仁風一變初。
四面諸侯瞻節(jié)制,八方通貨溢河渠。
自從卻縠為元帥,大將歸來盡把書。
- 劉禹錫[唐]
銀珰謁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白鶴迎來天樂動,金龍擲下海神驚。元君伏奏歸中禁,武帝親齋禮上清。何事夷門請詩送,梁王文字上聲名。
- 劉禹錫[唐]
常修清凈去繁華,人識王城長者家。案上香煙鋪貝葉,佛前燈焰透蓮花。持齋已滿招閑客,理曲先聞命小娃。明日若過方丈室,還應問為法來邪。
- 劉禹錫[唐]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二室煙霞成步障,三川風物是家園。晨窺苑樹韶光動,晚度河橋春思繁。弦管常調(diào)客常滿,但逢花處即開樽。
- 劉禹錫[唐]
凄涼同到故人居,門枕寒流古木疏。向秀心中嗟棟宇,蕭何身后散圖書。本營歸計非無意,唯算生涯尚有馀。忽憶前言更惆悵,丁寧相約速懸車。
- 劉禹錫[唐]
少年曾醉酒旗下,同輩黃衣頷亦黃。蹴踏青云尋入仕,蕭條白發(fā)且飛觴。令征古事歡生雅,客喚閑人興任狂。猶勝獨居荒草院,蟬聲聽盡到寒螀。
- 劉禹錫[唐]
官曹崇重難頻入,第宅清閑且獨行。階蟻相逢如偶語,園蜂速去恐違程。人于紅藥惟看色,鶯到垂楊不惜聲。東洛池臺怨拋擲,移文非久會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