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遠也是由宋入元時人。王沂孫曾有同調同題的詞,影射楊璉真伽盜竊南宋帝后陵寢的暴行。仇遠這首詞和其風格極為相近,也是借詠蟬寄寓了深沉的家國之思,身世之痛。
“夕陽門蒼荒城曲 ”:返照夕陽,蕭條門巷,地僻城荒,渲染了悲涼氣氛。接著把筆觸轉向吟詠的主體秋蟬?!扒逡粼瑛Q秋樹”:蟬鳴聲凄清幽怨,從樹上傳出 ,使人秋意頓生?!霸瑛Q”二字意謂有傾訴不盡的愁苦。薄剪綃衣改用擬人手法摹繪其身姿:清秋時節(jié) ,露冷風寒,可是她仍然穿著極薄的“綃衣”。呆立枝頭,獨自忍受著寒冷和空寂的煎熬。“涼生鬢影”是示現(xiàn)通體皆寒的形象。時令的轉換和環(huán)境的變遷使其痛苦異常。這里把秋蟬喻薄命美人,以抒發(fā)自己身世沒落的悲哀?!?獨飲天邊風露 ”寫蟬境況之窘迫?!皼錾W影 ”形容枯槁還要去飲風啜露,有誰能堪?處境如此 ,誰為之奈何!天高渺清遠,蟬孤獨窘迫,詞人把二者映照開來,構成一種較為獨特的意境?;蚩杀硎驹~人希冀擺脫自己欲念的一種自我表白吧。接著“朝朝暮暮 ”延伸了時間,“驀然飛過別枝去”拓展了空間。不論何時何地,哀痛于心的蟬,不停地將心中的哀傷傾訴 。悲鳴不能自已 ,痛苦又何堪。但只要“ 尚有殘聲”,她就不會噤而不發(fā)。威勢逼人的風刀霜劍 ,怎能使她懾服 。這段文字緩急相間 ,起落有致 。音韻巧妙,聲音變化,而又部分重沓,表達出纏綿悱惻、悠悠不盡的情思。
上片在寫蟬時 ,先寫在特定時空中蟬的凄苦憂愁,后來拓展時空范圍,大大地加強了寫蟬的廣度和深度。
“齊宮往事謾省”,引出興亡之感來。齊女化蟬,古老的故事至今仍不時地在人們的腦子里閃現(xiàn),常以它為話題,談個不休。可是如今連齊女的化身——蟬也已悄然離去 ,雨后空山 ,煙月古柳,又何處可覓蹤 。清脆的鳴聲 、終歸是夢幻而已。這是因宋陵被侵,引發(fā)詞人懷舊的情懷。
“齊女”已消失,宋陵被毀壞了 ,故國已不堪回首 ,痛徹肺肝也?!胺鞅{”、“拈琴譜”了 ?!氨{”和“琴譜 ”總會令人睹物思故的?!皾M地霜紅”道出:深秋時節(jié)霜風凄緊,慘紅的葉子飄浮于地,倩影杳然,令人思念不已。只好尋覓秋蟬亡去前脫下的外殼,以寄托自己深長的情思。
這是一首借蟬詠情之詞。故國之思,身世之痛和對當朝統(tǒng)治不滿。都借本來不相及的蟬而詠出來。融化“齊女化蟬”的古老傳說,巧連“蟬”“人”。使詞人一肚子難于訴說的對處境的不滿托蟬而一股腦地傾吐出來,可謂意味極為深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