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評析]上片首句至「欲幸坤維江表」,寫契丹族遼國大軍深入宋境,真宗無法應(yīng)付。這正如詞中所說的「廟堂折沖無策」。這句說,真宗雖召集群臣商議御敵對策,卻無良計。他打算遷都成都,棄京城而南逃?!高橙鹤h,賴寇公力挽,親行天討」,寫寇準力請皇帝親自帶兵抗擊遼軍。真宗迫不得已,勉強親自出征澶州(今河南濮陽)。下片寫皇帝的親征,果然給予抗遼官兵以極大鼓舞,宋軍士氣大振,在澶州城下一舉打敗了敵人,并射死遼國統(tǒng)軍蕭撻覽。這正如詞中所說:「箭發(fā)狄酋難?!?。這一仗重創(chuàng)遼軍,迫使遼國不得不求和。就在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宋遼兩國互立誓書,達成和議,史稱「澶淵之盟」。
作此詞時,宋朝國難當(dāng)頭,隨時有覆滅的危險。而無論是欽宗還是高宗,都以避敵為宗旨,多次棄京出逃。李綱屢次進諫,舉澶淵舊事為例,企圖說服朝廷以武力抗御金兵,終未見效。此詞對真宗朝的贊揚,無疑隱含著對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的批評。
[難詞注釋]①坤維江表:「坤維」,指地的四角。成都遠處西蜀,就此時宋的疆土而言,可謂地角天涯,故用「坤維」以喻其偏遠?!附怼故侵搁L江中下游的江南一帶,自三國孫吳以來人稱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