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陳與義 [宋]
自瑣闥以病得請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拿舟晚??找姎埡蓾M。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解析

原序:余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抄,道中荷花無復存者。乙卯歲,自瑣闥以病得請奉詞,卜居青墩鎮(zhèn)。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暮霞相映,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小序說“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 ”,甲寅歲為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 )年。這年八月,詞人自禮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歲為紹興五年。這年二月,被召入朝為給事中。六月,詞人借病辭職,以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實際上只領祠祿閑居 ,卜居青墩 ,立秋后過了三日便離去。“鎖闥”,指宮殿門上鏤刻的連瑣圖,這里代指宮門,因給事中供職處在宮殿中,故云。青墩是一小鎮(zhèn),在湖州之南 ,據(jù)《一統(tǒng)志》云:“在桐鄉(xiāng)縣北二十五里,與湖州這烏鎮(zhèn)止隔一水 ?!卑研⌒蛑械氖聦嵖疾烨宄@首詞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

此詞的特點是采用賦體。賦、比、興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風格,但詞中多用比興,很少用賦。在一些長調(diào)慢詞中因為要講究鋪敘,有時也用賦,但必須與比興結(jié)合起來,單純用賦的現(xiàn)象極為少見。

詞的上闋所寫的詞人在乙卯歲從南宋首都臨安回到青墩時沿途所見所感 ,內(nèi)容與小序后段完全一致。從臨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詞人不寫兩岸低垂的綠柳,不寫長滿田地的莊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盡情描繪,這除了出于自己的愛好以外,還因為時間是在“立秋后三日 ”。荷花最富有季節(jié)的特征。此刻詞人借病辭職,從臨安出來 ,船行水上,只見池塘里荷花盛開眼前景色開闊,心胸為之舒暢,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感 ?!叭铡笔菍憣崳瑥呐R安到青墩,水路約需三日行程?!扒锾痢秉c季節(jié)與時間 ,用語精煉而又準確 ?!捌蕉取倍?,寫出了舟行的平穩(wěn),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暢。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這境界有多美!詞人在臨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煩囂,政務的冗忙,人事的傾軋,使他感到厭倦、煩悶。這一次來到在自然中,一腔煩悶,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頓時煙消云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風雨洗新秋。”

“病夫因病 ”,連用二病字,頗耐吟味。使人一時難以解開,據(jù)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卷十九云:“紹興五年六月丁巳,給事中陳與義充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與義與趙鼎論事不合,故引疾求去?!?/p>

所論何事,宋史無考。然趙鼎當時為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都督諸路軍馬,集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陳與義與他觀點不合,可見是出于政見上的分歧。

詞中自稱“病夫”,其實不過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謂“因病得來游 ”,表面上象是暗自慶幸,實際上是聊以自嘲,內(nèi)心藏有難言的痛苦。語言直而委婉,質(zhì)而見巧,從而刻畫了詞人內(nèi)心痛苦而外貌曠達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詞人下闋離開眼前,描寫過去。假使按照賦體的寫法,緊承上闋,照直寫去,便覺平鋪起伏,意味淡然??墒沁@里詞筆略一宕開轉(zhuǎn)折起伏,回憶起去年出知湖州時,路過此處的情景,意味淡然,現(xiàn)在感覺到峰回路轉(zhuǎn),出現(xiàn)另一番境界?!叭ツ辍?,即小序中所說的甲寅歲。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時值“秋抄 ”,故詞人恨籋舟已晚,籋舟:謂牽舟,這里指乘船。因為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見,唯有敗葉殘荷。一個“空”字與前面的“長恨”相呼應,表達了無限悵憾的心情。

從詞情發(fā)展上來說,是一跌。但達到了改變詞的平鋪的結(jié)果無起伏“今年”二句,詞筆又拉回來寫乙卯歲奔赴青墩的情景,徑承上闋意脈,抒發(fā)此時感情。從詞情來說是一揚。在這一跌一揚之中,詞人的種種感情變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與上闋“病夫”一句遙相呼應。意義有兩點一是“感謝”皇帝準他病假,讓他奉祠(領受祠祿)卜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詞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傾吐了對美好景色的一腔熱愛。然而聯(lián)系上闋“病夫 ”一句來看,其中應準有所寄托。

白敦仁《陳與義年譜》引此二句按曰 :“蓋有怨于趙鼎也?!痹冠w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趙鼎的是高宗趙構(gòu),詞人表面上是感恩,實質(zhì)上不可能不懷有對高宗的不滿。古詩常常講究美刺,在詞中雖然不常見,但結(jié)合詞人當時遭遇來看,此詞似乎含有一種諷喻,不過比詩更為委婉罷了。

昔人評陳與義詩,常常是“兩句景即兩句情,兩句麗即兩句淡”,“又有一句景對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見方回《桐江集 》卷五)。說明他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很講究勻整、對稱,講究情景搭配,濃淡相宜。細審此詞,也很富有這種特色。它的上闋,前兩句著重寫景(或事 ),后兩句著重抒情。即以后兩句而言,前一句是著重抒情,后一句著重寫景。當然,“一切景悟,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似乎難以截然分開,但大體上也應有所區(qū)別。例如“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這句主要是寫濛濛細雨灑向大河的水面情況,當然也應該灑向秋塘上的荷花,灑向詞人的船篷。這景色給人以朦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詞人的感情貫注進去,仿佛這細雨也灑向詞人的心田,帶來陣陣清涼。詞的下闋,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結(jié)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與景溶合到一起,表現(xiàn)了舟行時詞人的歡快之情。盛開的荷花,本為無情之物 ,此刻卻把詞人一直送到青墩,這是用擬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連綿不絕。它給讀者的感覺,宛如李白《早發(fā)白帝城》詩所寫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彼煌氖且粋€寫“一路繁花”,一個寫“兩岸猿聲”而已。

此詞節(jié)奏明快,格調(diào)輕松,并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蘊沉郁之感。黃昇《花庵詞選》評陳與義詞時說:“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 ?!币簿驼f他的詞風非常象蘇軾,如果以此詞和東坡的詞(波聲拍枕長淮曉)相比,我們就更加深信不疑了。

陳與義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陜西西安),自曾祖陳希亮從眉州遷居洛陽,故為洛(今河南洛陽)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的詩詞推薦
  •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宋]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宋]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戌葵凝笑墻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 浣溪沙

    陳與義[宋]
    送了棲鴉復暮鐘。欄干生影曲屏東。臥看孤鶴駕天風。起舞一尊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謫仙已去與誰同。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 菩薩蠻·南軒面對芙蓉浦

    陳與義[宋]
    南軒面對芙蓉浦。宜風宜月還宜雨。紅少綠多時。簾前光景奇。繩床烏木幾。盡日繁香里。睡起一篇新。與花為主人。
  • 點絳唇·寒食今年

    陳與義[宋]
    寒食今年,紫陽山下蠻江左。竹籬煙鎖。何處求新火。不解鄉(xiāng)音,只怕人嫌我。愁無那。短歌誰和。風動梨花朵。
  • 虞美人·十年花底承潮露

    陳與義[宋]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樹。洛陽城里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胭脂睡起春才好。應恨人空老。心情雖在只吟詩。白發(fā)劉郎孤負、可憐枝。
  • 虞美人·超然堂上閑賓主

    陳與義[宋]
    超然堂上閑賓主。不受人間暑。冰盤圍坐此州無。卻有一瓶和露、玉芙蕖。亭亭風骨涼生牖。消盡尊中酒。酒闌明月轉(zhuǎn)城西。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
  • 清平樂·黃衫相倚

    陳與義[宋]
    黃衫相倚。翠葆層層底。八月江南風日美。弄影山腰水尾。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無住庵中新事,一枝喚起幽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