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雍陶 /

《天津橋望春》

《天津橋望春》

雍陶 [唐]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fēng)絲拂岸斜。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天津橋望春》解析

唐代的東都洛陽,是僅次于京都長安的大城市。它前當(dāng)伊闕,后據(jù)邙山,洛水穿城而過,有“天漢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橋即據(jù)此而得名。天津橋一帶,高樓四起,垂柳成陰,景色宜人。唐朝帝王為了享樂,皆頻幸東都。高宗一生先后到洛陽七次。上元年間,他下令于天津橋北,跨洛水興建上陽宮,雕甍繡闥,金碧輝煌。武則天更改東都為神都。終其一朝,除回長安住過兩年外,均在此度過。她營造明堂,擴建宮苑,將上陽宮修葺得更加豪華富麗,作為自己的寢宮。開元年間,玄宗也曾五次來洛陽,每次至少住一年左右,可以說,洛陽城繁華熱鬧之際,正是唐帝國全盛之時。安史之亂,洛陽兩遭兵燹,破壞嚴(yán)重,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天寶以后,帝王不復(fù)東幸,舊日宮苑,遂日漸荒廢了。所以,洛陽城的興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

雍陶生活在晚唐。此時,唐王朝國勢日衰,社會危機日益嚴(yán)重。詩人來到天津橋畔,目睹宮闕殘破的景象,撫今思昔,不無盛衰興亡之感,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七絕。

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游絲隨風(fēng)飄揚。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減當(dāng)年,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舊,人事已非。透過茂密的樹叢向北望去,盡管昔日高大威嚴(yán)的宮殿至今猶存,可是,那千官扈從、群臣迎駕的盛大場面,已不能再見到了。宮殿重門緊閉,畫棟雕梁也失去了燦爛的色澤。當(dāng)年曾經(jīng)是日夜歡歌的上陽宮,而今一片寂寥,只有宮鶯銜著一片殘花飛出墻垣。面對著這番情景,詩人怎能不心潮起伏,感慨萬千!

這首詩通篇寫景,不言史事,不發(fā)議論,靜觀默察,態(tài)度似乎很悠然。然而,正是在這種看似冷靜的描寫中,蘊藏著作者吊古傷今的沉郁的感情。詩的一、二兩句,作者先繪出一幅津橋春日圖,明媚綺麗,引人入勝;三、四句轉(zhuǎn)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后映襯,對照鮮明。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一去不復(fù)返了。這正是以樂景寫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全詩處處切合一“望”字。“金殿閉”是詩人“望”中所見,但苑內(nèi)的荒涼之狀,畢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宮鶯不堪寂寞,飛出墻外尋覓春光,從側(cè)面烘托出上陽宮里凄涼冷落的景象。這一細節(jié),是詩人“望”中所見,因而落筆極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達了作者難以訴說的深沉感慨,含而不露,淡而有韻,堪稱全詩最精彩的一筆。

(徐定祥)

雍陶的詩詞推薦
  • 題君山

    雍陶[唐]
    風(fēng)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yīng)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 題情盡橋

    雍陶[唐]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 雍陶[唐]
    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
  • 秋露

    雍陶[唐]
    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
  • 少年行

    雍陶[唐]
    不倚軍功有俠名,可憐球獵少年情。戴鈴健鶻隨聲下,撼珮驕驄弄影行。覓匠重裝燕客劍,對人新按越姬箏。豈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風(fēng)白發(fā)生。
  • 經(jīng)杜甫舊宅

    雍陶[唐]
    浣花溪里花多處,為憶先生在蜀時。萬古只應(yīng)留舊宅,千金無復(fù)換新詩。沙棚水檻鷗飛盡,樹壓村橋馬過時。 山月不知人事變,夜來江上與誰期。
  • 答蜀中經(jīng)蠻后友人馬艾見寄

    雍陶[唐]
    茜馬渡瀘水,北來如鳥輕。幾年朝鳳闕,一日破龜城。此地有征戰(zhàn),誰家無死生。人悲還舊里,鳥喜下空營。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驚。自從經(jīng)難后,吟苦似猿聲。
  •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

    雍陶[唐]
    南行春已滿,路半水茫然。楚望花當(dāng)渡,湘陰橘滿川。山橫湖色上,帆出鳥行前。此任無辭遠,親人貴用還。
  •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

    雍陶[唐]
    水木夕陰冷,池塘秋意多。庭風(fēng)吹故葉,階露凈寒莎。愁燕窺燈語,情人見月過。砧聲聽已別,蟲響復(fù)相和。閉門無事后,此地即山中。但覺鳥聲異,不知人境同。晚花開為雨,殘果落因風(fēng)。獨坐還吟酌,詩成酒已空。自得家林趣,常時在外稀。對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雀斗翻檐散,蟬驚出樹飛。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歸。秋色庭蕪上,清朝見露華。疏篁抽晚筍,幽藥吐寒芽。引水新渠凈,登臺小徑斜。人來多愛此,蕭爽似仙家。禁掖朝回后,林園勝賞時。野人來辨藥,庭鶴往看棋。晚日明丹棗,朝霜潤紫梨。還因重風(fēng)景,猶自有秋詩。圣代少封事,閑居方屏喧。漏寒云外闕,木落月中園。山鳥宿檐樹,水螢流洞門。無人見清景,林下自開尊。
  • 自述

    雍陶[唐]
    萬事誰能問,一名猶未知。貧當(dāng)多累日,閑過少年時。燈下和愁睡,花前帶酒悲。無謀常委命,轉(zhuǎn)覺命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