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虞美人 用李后主韻二首》

劉辰翁 [宋]
梅梢臘盡春歸了。畢竟春寒少。亂山殘燭雪和風。猶勝陰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華風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誰唱春花秋葉、淚偷流。
《虞美人 用李后主韻二首》解析

劉辰翁詞的風格遒勁有力 ,這二首詞也不例外。作于宋亡后,同樣抒發(fā)作者的亡國之悲,這二首詞頗能體現(xiàn)作者的風格。題云用李后主韻,就是步李后主《虞美人》的原韻。

“梅梢臘盡春歸了。畢竟春寒少?!敝︻^梅花將盡,冬去春又來。春寒比之冬寒還要好多了。起筆和從容,讀者可能以為已是春暖時節(jié)。實際上并非如此?!皝y山殘燭雪和風 。猶勝陰山海上窖群中?!眮y山,寫出周圍的環(huán)境。殘燭,描摹所居室內(nèi)之情物。雪和風,詞境復(fù)推向天地。上句是寫實。宋亡后,辰翁飄零隱匿于深山。下句跳宕翻跌,意境無比高遠。陰山,匈奴世居之地。北海,匈奴極北之地。窖指地窖,群者羊群。此句典出《漢書·蘇武傳》:“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使牧羝,羝乳乃得歸。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痹~人引蘇武故事,表現(xiàn)其對他民族氣節(jié)的無限景仰?!皝y山殘燭雪和風。猶勝陰山海上窖群中”言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風雨摧殘,但境遇也好過被拘匈奴、幽囚大窖 、牧羊北海之蘇武。襟懷之高尚,讀之令人嘆然。只有如此襟抱,才能身冒風雪交加而從容道出畢竟春寒少的詩句 。此二句,亂山、殘燭、風雪與陰山、海上、窖群相互對應(yīng),具見詞人以古人為師友,砥礪志節(jié),故國之思不忘。作者另有詞句云:“想關(guān)塞無煙,時動衰草。蘇郎臥處愁難掃。”“閑說那回,海上蘇李。雪深夜如被。想攜手、漢天不語,叫□不應(yīng)疑水?!彼纬簧俅蟪荚谒瓮鲋畷r被擄北去,辰翁同鄉(xiāng)同學(xué)摯友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列舉的這兩句詞,可以證明陰山海上寓指被擄北上之宋臣,禪為尚友古人表明心志之意。

“年光老去才情在 。唯有華風改。”此二句,由江郎才盡點化而來。但另有新意?!把蜕僖晕恼嘛@,晚年才思微退”,其后“文章躓矣”,以至“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年光老去才情仍在,詞人頗具自信之心。此二句忽然寫至自己之詞作,并非偶然。詞人言老來才情未改,只是改變了過去絢麗的風格,寄寓了深沉的亡國之悲。才情仍在,隱約透露出自己不改初衷之意。華風變盡 ,寓示亡國之后,心靈懷有萬千悲痛。詞風為之大變。寓亡國之悲于詞風之變,與李后主詞之“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可謂異曲同工“醉中幸自不曾愁。誰唱春花秋葉淚偷流?!弊碇斜鞠肟商映?。卻忽聽得有人唱起了李后主詞“春花秋月何時了”,不禁讓詞人潸然垂淚。只希望醉中能解千愁,逃脫憂愁,誰料得醉中也無可逃愁 ,反觸起無限傷心,則遺民生涯之,憂傷愁恨,牢不可破,不言而喻。

再看第二首。“情知是夢無憑了。好夢依然少?!焙脡?,指故國之夢。李后主原詞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笨蔀閰⒆?。雖也知夢境為空,可是連做一場好夢也很難,悲苦至極之情溢于言表,“單于吹盡五更風。誰見梅花如淚不言中?!痹娙艘虻炎V有《梅花落》曲,而想象吹笛驚梅,使其驚落 ,這在前人詩詞中亦常見 。此二句言凄厲的笛聲,在風雨交加長夜響徹著,有誰看見梅花飄零如墮淚,而默默無言呵。誰見一語,無異詞人自言。此二句是寫眼前情景,雖看似寫景,實當有所寄托。包括辰翁在內(nèi),宋季詞人常用春象征故國,以花喻民?!皢斡诖当M五更風”句中的“單于”當指蒙元統(tǒng)治者。故在詞人之潛伏意識中,此二句所描寫之興象,象征著國土淪亡的悲痛之情。

“兒童問我今何在。煙雨樓臺改?!焙杭臅鄦枺瑔栁医裨诤畏??此句是寫實,因宋亡后,辰翁長期過著漂泊的生活。下句言煙雨茫茫,樓臺盡改。所改者何?詞未明言,但亡國之悲寄托極顯,讀者自可判度,“改”之一字,意境全賴焉。李后主原詞尚云“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 ”,辰翁此詞則更云煙雨樓臺改,這是由于悲苦之極所致。后主之悲,亡國(亡于異姓)之悲耳。辰翁之悲,實亡天下之悲也,所以說悲苦過之。上言兒童之問,下言樓臺之改 ,似乎語氣不連,其實其間自有深意?!敖疆嫵龉沤癯?。人與落花何處水空流。”上句,極言江山之美。畫出,猶言江山在其無限美麗之呈現(xiàn)中,亦托出無限哀愁。古今愁即今昔恨 ,愈增歲月悠邈之感,滄桑變化,其悲更甚。詞人凝視著江山,覺得江山也凝聚著憂愁。江山與我同恨,此句確是奇筆。下句從“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化出,可見詞人對后主詞體味之深。若問我今在何處,則我就象落化隨流水飄流,不知所向,所歸,唯有飄流而已。結(jié)筆著一空字,無所歸依之失落感描摹的生動傳神。然此失落之感決非一般,而是遺民亡國之恨。返觀過片寫出兒童問我今何在,中間突接煙雨樓臺改,江山畫出古今愁,直至結(jié)算才答以人與落花何處水空流,深意何在?論筆法,此正突接之法。論意味,則詞情經(jīng)此一段迂回曲折,遂自然呈露出詞人深切的亡國悲慟國之家又何在的心態(tài),體現(xiàn)出先天下后其家之胸襟。

此二詞系聯(lián)章體,形式上都步李后主《虞美人》詞原韻,內(nèi)容上都抒發(fā)亡國亡天下之悲憤,故實為一有機整體。詞中將遺民生涯及心態(tài)等一系列片斷組接起來,營造出亡國破家的悲劇性意境。筆姿跳宕而又渾化無痕,寫意性強,得后主詞之神。詞作委婉沉郁而有情致,純?nèi)粸槌轿虒W(xué)養(yǎng)襟懷之寫照。第一首上言春歸了、春寒少,下言才情仍在,華風已改,言冀逃愁醉中,反聞歌流淚;第二首言情知是夢,好夢仍少,言梅花飄落而無言,言江山畫出古今愁,畢極其曲折委婉,沉郁傷懷。至其所體現(xiàn)出之高致,則第一首言亂山風雪比起北海牧羊便無足道,儼然有古之圣賢之氣質(zhì)節(jié)操 。第二首言兒童問我今何在,而我已亡國,無所歸依,亦有國已亡,何為家,與文天祥詩“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皆同一境界。此等高遠情致,都是中國文化精神之生動體現(xiàn)。辰翁與天祥同出歐陽守道(巽齋)之門,從辰翁之詞,又可以見宋詞與學(xué)術(shù)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此二詞可作證明。

劉辰翁簡介
劉辰翁(1233.2.4—1297.2.12),字會孟,別號須溪。廬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梅塘鄉(xiāng)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詞人。景定三年(1262)登進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和文學(xué)批評活動,為后人留下了可貴的豐厚文化遺產(chǎn)。風格取法蘇辛而又自成一體,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飾,真摯動人,力透紙背。作詞數(shù)量位居宋朝第三,僅次于辛棄疾、蘇軾。代表作品《蘭陵王·丙子送春》《永遇樂·璧月初晴》等。遺著由子劉將孫編為《須溪先生全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一百卷,已佚。
劉辰翁的詩詞推薦
  • 水調(diào)歌頭·鶴會正陽後

    劉辰翁[宋]
    鶴會正陽後,又為此公來。向時圯上,不似魁梧出塵埃。少日河?xùn)|賦手,醉里新豐對草,談笑上金臺。太子少靈氣,馬客豈仙才。紫貂裘,駭犀劍,鸚鵡杯。龍涎沈水是淺,薄命有人猜。聞?wù)f老仙清健,想見風姿皓偉,天語快行催。鳧舄看雙去,槐第似親栽。
  • 水調(diào)歌頭·五五復(fù)五五

    劉辰翁[宋]
    五五復(fù)五五,二八且重重。后天先甲如此,滿月喜相逢。一日須傾三百,月小又輸一日,不滿九千鐘。但愿客常滿,莫問海尊空。 賦長篇,賡短韻,剩談叢。亂來風日自美,一橘兩衰翁。幾見東陵瓜好,又看西鄰葵爛,半醉半醒中。偶得洞賓象,混混起相從。
  • 水調(diào)歌頭·夫子惠收我

    劉辰翁[宋]
    夫子惠收我,謂我古心徒。閑居有客無酒,有酒又無魚。報道犀兵遠墜,問訊陳人何似,陳似隔年萸。天壤亦大矣,知有孔融乎。白雪歌,丹元贊,赫蹄書。洪崖何自過我,便作授經(jīng)圖。教我天根騎月,規(guī)我扶搖去意,餐我白芝符。從此須溪里,更著赤松湖。
  • 水調(diào)歌頭·先生豈我輩

    劉辰翁[宋]
    先生豈我輩,造物乃其徒。荷衣自放林壑,亦未棄銀魚。留得東籬晚節(jié),笑倒龍山禿帽,一醉插茱萸。天下有大老,攜手盍歸乎。別頭經(jīng),三晝夢,一編書。向之麟者止矣,且看老溪圖。歷遍後天既未,依約明朝三五,乾體適當符。還以奉公壽,不是講鵝湖。
  • 水調(diào)歌頭·似似不常似

    劉辰翁[宋]
    似似不常似,似我一生徒。畫工自畫龍種,忽近海飛魚。大笑北宮稱弟,遂使西河疑女,同氣自椒萸。且謂杜公者,即是老君乎。日給華,芎蓏本,薛羊書。馬師真只這是,可是躄浮圖。大小盧同馬異,天下使君與操,但欠虎銅符。說甚左眼痣,已過洞庭湖。
  • 水調(diào)歌頭·不成三五夜

    劉辰翁[宋]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把似每時庭院,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推手復(fù)卻手,都付斷腸聲。漏通曉,燈收市,人下棚。中山鐵馬何似,遺恨杳難平。一落摻撾聲憤,再見大晟舞罷,樂事總傷情。便有塵隨馬,也任雨霖鈴。
  •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萬里

    劉辰翁[宋]
    明月幾萬里,與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幾時留。何處胡笳三弄,尚有南樓余興,風起木颼颼。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醉青州,歌赤壁,賦黃樓。人間安得十客,譚笑發(fā)中流。看取橫江皓彩,猶似沈河白璧,光氣徹天浮。舉首快哉去,燈火見神州。
  • 水調(diào)歌頭·群動各已息

    劉辰翁[宋]
    群動各已息,在汝夢中游。塵埃大地如水,兒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處有高樓。客有洞簫者,淚不下能收。 庾樓墜,秦樓渺,楚樓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說甚何年何處,重泛木蘭舟。起舞酹英魄,余憤海西流。
  • 水調(diào)歌頭·寂寂復(fù)寂寂

    劉辰翁[宋]
    寂寂復(fù)寂寂,此月古時明。銀河也變成陸,灰劫斷槎橫。歷落英雄孺子,滅沒龍光牛斗,勝敗黯然平。玉笛叫空闊,終有故人情。雁南飛,烏繞樹,鶴歸城。問君有酒,何不鼓瑟更吹笙。我飲嗚嗚起舞,我舞僛僛白發(fā),顧影可憐生。舊日中秋客,幾處幾回晴。
  • 水調(diào)歌頭·此夕酹江月

    劉辰翁[宋]
    此夕酹江月,猶記濯纓秋。濯纓又去如水,安得主人留。舊日登樓長笑,此日新亭對泣,禿鬢冷颼颼。木落下極浦,漁唱發(fā)中洲。芙蓉闕,鴛鴦閣,鳳凰樓。夜深白露紛下,誰見濕螢流。自有此生有客,但恨有魚無酒,不了一生浮。重省看潮去,今夕是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