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夷的成語
- 【鄙夷不屑】鄙夷:輕視,看不起;不屑:認為不值得。輕視,看不起
- 【出夷入險】出入于安危之中。
- 【匪夷所思】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guī);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jù)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放諸四夷】放:放逐;四夷:古代對華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稱。指放逐到四方邊遠地區(qū)
- 【匪夷匪惠】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駕馭的人。
- 【化險為夷】原指將險阻化為平坦;后多指使危險轉(zhuǎn)變?yōu)槠桨?。夷:平坦;平安?/span>
- 【履險如夷】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 【履險若夷】見“履險如夷”。
- 【詈夷為跖】詈:咒罵;夷:伯夷;跖:盜跖。指將伯夷責罵為盜跖。比喻顛倒黑白,誣蔑好人
- 【視險如夷】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 【芟夷大難】芟:刪除雜草;芟夷:削平;難:災(zāi)難。削平大亂
- 【行比伯夷】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形容品德高潔
- 【以夷伐夷】夷:舊指外族或外國。指在軍事上利用對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沖突,削弱力量。
- 【以夷制夷】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nèi)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夷為平地】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夷然不屑】夷然:泰然;不屑:輕視。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 【朝夷暮跖】早晨被譽為伯夷,晚上被貶作盜跖。形容時論毀譽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