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開頭由一“憐”字引出 ,“不得意”指“落第 ”?!皼r復(fù) ”二字遞進一層,丘為落第正值柳枝又綠的新春,傷心人對滿目春光不免倍覺傷神 ?!傲鴹l青”三字并暗隱送別的場景 ,灞水岸邊,楊柳依依,送別之際,詩人對丘為的憐惜之情也格外強烈了。這一聯(lián)詩中既有丘為又有詩人自己,其后兩聯(lián)專寫丘為。第二聯(lián)用典。當年蘇秦游說秦王,連續(xù)上了十次書都未奏效 ,“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戰(zhàn)國策·秦策》)。以蘇秦作比,描寫丘為只身困于長安、盤資耗盡的窘?jīng)r,返回時,由于憂愁的煎熬,兩鬢又新添了白發(fā)。一“盡”、一“新”,兩相映照,丘為的凄苦之狀與詩人的哀憐之情如在眼前。京都既難以安頓,回家又將如何呢?第三聯(lián)作了形象的回答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薄拔搴?,這里特指太湖,代指丘為的家鄉(xiāng)。此聯(lián)是寫丘為孤獨一人長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產(chǎn),生計窘迫。此聯(lián)句與句對仗,同時又句中自對 :“五湖”對“三畝宅”,“萬里”對“一歸人”。結(jié)尾一聯(lián):“知禰不能薦,羞為獻納臣?!倍[,禰衡,借指丘為 。《后漢書·文苑傳》說禰衡恃才傲物,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nóng)楊修,融亦深愛其才 ,“上疏薦之 ”。“獻納臣 ”是詩人的自指。所謂“獻納”,是將意見或人才獻給皇帝以備采納的意思。唐代武后垂拱二年,設(shè)理匭使,以御史中丞與侍御史一人充任,玄宗時改稱獻納使。王維曾任右拾遺、殿中侍御使等官職,因此自稱“獻納臣 ”。詩人認為自己明知丘為有才華而不能將他推薦給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時于“羞”中寓憤,對于賢才遭棄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憤慨。情緒由怏怏惜別轉(zhuǎn)到深深的內(nèi)疚,以至于牢騷不平,激昂慷慨。
王維與丘為雖是同輩詩友,但年齡稍長,故詩中語氣較為老成。結(jié)尾處反用孔融與禰衡的典故,雖是從識賢、薦賢的角度引出,但“知”字與篇首的“憐”字 ,還是表現(xiàn)了一種長者所特有的口吻。詩寫送別,抒發(fā)的卻不是一般的離情別緒。著重抒發(fā)的是對人才的愛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對黑暗政治的激憤。全詩從離別寫到歸程,由近及遠;詩情則由哀憐轉(zhuǎn)為羞憤,由淺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