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張協(xié) /

《雜詩》

《雜詩》

張協(xié) [魏晉]
朝霞迎白日,丹氣臨湯谷。
翳翳結繁云,森森散雨足。
輕風摧勁草,凝霜竦高木。
密葉日夜疏,叢林森如束。
疇昔嘆時遲,晚節(jié)悲年促。
歲暮懷百憂,將從季主卜。
《雜詩》解析

首二句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曙色初露、旭日東升的壯偉景象。作者從絢麗的朝霞著筆,巧妙地運用“迎”、“臨”二字,便把人們習見的日出之景寫得別具一格:那玫瑰色的云霞照臨太陽的家鄉(xiāng)湯谷,把太陽從沉睡中喚醒,給它披上光彩奪目的衣裳,然后裊裊婷婷,把它送到人間。詩人突出了朝霞的動態(tài)美,使人想見那萬道霞光的全部光華與風采。在張協(xié)筆下,朝霞成了光明的使者。這不僅增加了詩的情趣,而且使詩歌詞采贍麗,神貌飛動。左思的“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也寫日出景象,但比之張詩就顯得質木平實,也缺乏氣韻了。鐘氏所說“詞采蔥蒨”、“靡于太沖”,于此可見一斑。

次二句寫氣候突變,詩歌頓起波瀾?!棒梏杞Y繁云,森森散雨足?!毕葘戧幵萍Y,后寫急雨滂沱,雖大起大落,卻層次井然。翳翳,是多云而陰的樣子。語出《論衡》:“初出為云,繁云為翳?!鄙?,是繁密的樣子。蔡雍《霖賦》:“瞻玄云之晻晻,懸長雨之森森?!痹娙艘贼梏鑼懺浦喽?,以森森狀雨絲之長而密,無不曲盡其妙。張協(xié)《雜詩·金風扇素節(jié)》有云:“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薄峨s詩·墨蜧躍重淵》有云:“云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苯悦枘”普?,窮形盡相。張協(xié)不愧是狀寫繁云苦雨的高手。“雨足”二字尤可玩味。雨急而密,一根根雨絲接連不斷地落在地上,其狀可見,其聲可聞,正如人的步履,有聲可聞,有跡可尋。詩人錘煉出“雨足”一詞,何等鮮明形象,又何等新鮮活脫。它平易而奇警,既見出詩人琢煉之功,而又顯得自然本色,啟人聯(lián)想。故王船山評曰:“‘森森散雨足’得之象外。”(《八代詩選》引)后人激賞張協(xié)的創(chuàng)造,屢屢愛用,如“雨足飛春殿”(庾肩吾《侍宴餞湘州刺史張續(xù)詩》)、“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雨腳如麻未斷絕”(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等。至于“云腳”、“日腳”之類,恐也是由此而觸類旁通的吧。

以下四句扣住草木寫秋冬蕭瑟之景。西風凜冽,干枯的小草為之摧折,寒凝霜華,高樹上的枝葉為之凋零。這本是常見的景色,詩人卻通過一個“竦”字來刻意形容。竦者,驚懼也。竦,又通“聳”。樹木因葉子凋落而顯得更高,似乎驚懾于秋霜的威力而森然竦立,讀者也似乎看見那枝干以及殘留的葉子都失去了往昔的光澤滋潤而顯得枯槁暗淡了。一派蕭森氣象全由此一字傳出。這一“竦”字又傳出詩人的心聲:草木搖落,歲華易逝,詩人感物興懷,觸目驚心。這就暗暗逗出最后四句來。至此已把秋意寫足,但作者感到意猶未盡,于是再以一個比喻來極貌狀物:“叢林森如束”。林空葉盡,枝條根根上聚,遠望去像是被捆成一札札似的。此境此景,真非一個“束”字不足以形容。李周翰說:“木葉密則枝重,葉既疏落,條輕上指,森森然如束也?!保甲ⅰ段倪x》)對張協(xié)的工筆細摹之妙,理解得最為中肯。張載《七哀詩》有云:“木落柯條森”,已自形象鮮明,而張協(xié)此句更是“巧言切狀”,“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無怪乎鐘嶸說“孟陽(張載字)詩乃遠慚厥弟”了。這句就“凝霜竦高木”加重渲染,強化了高曠蕭森的氣氛,造境警拔,使人聯(lián)想起“天高萬物肅”(張協(xié)《雜詩·大火流坤維》)的境界。前人說張詩“淑詭”(《詩品》卷中鮑照條),當可于此等所在體味一、二。

詩的最后四句寫由秋景而引起的感觸?!爱犖魢@時遲,晚節(jié)悲年促。”少年時不諳世事,“秋月春風等閑度”,有時甚至恨時間過得太慢;到了老年,卻悲嘆年歲流逝得太快了。一生體驗凝集在十個字中,語言極精警,內容極豐富。它概括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人生經驗,富于哲理意味,足以發(fā)人深思。張協(xié)少有俊才,素有抱負,也曾在晉朝做了幾任官,但他為人“清簡寡欲”,見“天下已亂”,“遂棄絕人事,屏居草澤,守道不競,以屬詠自娛?!保ā稌x書·張協(xié)傳》)其《雜詩·昔我資章甫》曾說:“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jié)。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笨梢娝粷M現(xiàn)實,反抗世俗的品格。因此,這里的“悲年促”,就不僅僅是一般的嘆老嗟卑,而實隱含著壯志未遂的深深感嘆。既然生不逢時,不如棲隱山林。“歲暮懷百憂,將從季主卜。”季主,即司馬季主,他是漢初長安著名的賣卜者。宋忠和賈誼曾問他:“何居之卑?何行之污?”他答道:“賢者不與不肖者同列,故君子處卑隱以辟眾,自匿以辟倫?!保ㄒ姟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娙艘员磉_高尚的情志結束全詩,給人以高標拔俗之感。史載:“永嘉初,復召為黃門侍郎,托疾不就,終于家?!边@種高潔的襟抱形之歌詠,就使其詩作每每于形象鮮明之外流宕著一種高情遠韻,這就是他之所以“風流調達”“雄于潘岳”之所在。劉勰強調張協(xié)“詞采蔥蒨”一面,說:“景陽振其麗”(《文心雕龍·明詩》),而劉熙載說:“麗何足以盡景陽哉!”(《藝概》)相比之下,劉熙載所言稱得上是知人之論。

全詩前八句寫全景,后四句才抒情,山水景物描寫的比重大大增加了;而寫景又逼真如畫,可謂句句工筆勾鏤,處處窮態(tài)極妍,顯示出早期山水景物描寫貴重“形似”的特色。《文心雕龍·物色》篇說:“自近代以來,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鉆貌草木之中。吟詠所發(fā),志惟深遠;體物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钡珡堅姴⒉灰蜃非笮嗡贫@得繁蕪平弱。這是因為作者善于捕捉最具特征的朝霞、繁云、密雨、勁草、高木等自然景物,又善于以最凝煉形象的詞語來狀寫,故而語少意多,“文體華凈”。諸如“迎”、“臨”、“結”、“散”、“摧”、“竦”一系列動詞皆精當傳神,又如“森森”、“翳翳”、“繁(云)”、“勁(草)”、“高(木)”等形容詞無不切合情境,使人有“雖復思經千載,將何易奪”之感。作者還巧用譬喻,善用疊字,注意對偶工整、音韻鏗鏘,追求藝術的完美。魏晉以降,文學創(chuàng)作成為人們“自覺”的活動,詩人們開始煉字琢句,講究聲色,不僅“情必極貌以寫物,而且“辭必窮力而追新”。張協(xié)的精于錘煉,表現(xiàn)出當時詩人共同的好尚,而其功力較之同時代作家又高出一籌,故而何義門《讀書記》曰:“詩家琢字煉句,始于景陽?!碑斎?,這首詩也有美中不足之處:詩人的情感雖因景物而觸發(fā),情因景生,生得自然,但情景分寫,畢竟還沒能把主觀感情融注到客觀物景之中。所有這些,成就和不足,都恰恰是孕育中的山水詩的獨特風貌。

張協(xié)之后,謝靈運第一個傾力寫山水詩。他模山范水,情貌無遺,景物刻畫極為細致精工,“雜有景陽之體,故尚巧似?!保ā对娖贰肪砩希┑诰拔锩鑼懼笸现粭l玄言說理的尾巴。同時筆力也遜于張協(xié),寫景“頗以繁富為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田園景物的描繪中融入了強烈的主觀感受和情思,由語不及情而情景交融,達到了物我同一的渾化境界。其情志之高尚和“文體省凈,殆長無語”,和張協(xié)一脈相承。故何義門曰:“胸次之高,言語之妙,景陽與元亮之在兩晉,蓋猶長庚、啟明之麗天矣?!保ā蹲x書記》)其后,經過南北朝許多詩人的努力,山水詩日益成熟。唐代的山水田園詩正是在前代人的基礎上,才達到景中情、情中景融為一體、風神綽約、韻味無窮的化境。張協(xié)詩中的景物描寫實開陶謝之先河。從他的《雜詩》中,讀者不難看出山水詩這朵古典文學藝苑中一株獨具色彩的奇葩的最初形態(tài)。盡管它還很不完善,但卻顯示出獨具的異彩和頑強的生命力,為后世詩人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從這個意義上說,鐘嶸“曠代高手”之美譽是不為過分的。

張協(xié)簡介
張協(xié)(?~307?),字景陽。西晉文學家,安平(今屬河北?。┤?。父親張收,蜀郡太守。張協(xié)少有俊才,與兄長張載齊名。曾任公府掾、秘書郎、華陽令等職。永寧元年(301年),為成都王、征北將軍司馬穎的從事中郎,后遷中書侍郎,轉河間內史,治郡清簡?;莸勰┠?,天下紛亂,他辭官隱居,以吟詠自娛。永嘉初,復征為黃門侍郎,托病不就。后逝于家。
張協(xié)的詩詞推薦
  • 雜詩

    張協(xié)[魏晉]
    秋夜涼風起,清氣蕩暄濁。蜻蛚吟階下,飛蛾拂明燭。君子從遠役,佳人守煢獨。離居幾何時,鉆燧忽改木。房櫳無行跡,庭草萋以綠。青苔依空墻,蜘蛛網(wǎng)四屋。感物多所懷,沉憂結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