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劉禹錫 /

《石頭城》

《石頭城》

劉禹錫 [唐]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shí)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石頭城》解析

這是一首詠石頭城的七言絕句。石頭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 。南京的江山形勝 ,素有“虎踞龍盤”之稱,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夢死,追歡逐樂,詩家稱之為“金粉六朝 ”。但由于荒淫誤國,這一個(gè)一個(gè)朝代皆滅亡得極快,“悲恨相續(xù)”。這“虎踞龍盤”的六朝豪華之都 ,也就荒涼下來了 。劉禹錫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 )罷歸洛陽 ,路過金陵 ,見昔日豪華勝地 ,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萬分,于是寫下了這首懷古詩篇。

開頭兩句寫江山如舊,而城已荒廢 ?!吧絿蕠茉庠?”,首句寫山?!吧絿蕠?,“故國”即舊城,就是石頭城,城外有山聳立江邊,圍繞如垣墻,所以說“ 山圍故國”。周遭,環(huán)繞的意思。這句說:圍繞在石頭城四周的山依然如舊?!俺贝蚩粘羌拍亍?,這句寫水?!俺贝蚩粘恰?,石頭城西北有長江流過,江潮拍打石墻,但是,城已荒廢,成了古跡,所以說“潮打空城”。這句意思是說:潮水拍打著“空城”,雖有巨響,卻顯得分外凄涼,便又寂寞地退去了。這兩句總寫江山如舊,而石頭城已荒蕪,情調(diào)悲涼,感慨極深。后兩句寫月照空城 ?!盎此畺|邊舊時(shí)月”,“舊時(shí)月 ”,詩人特意標(biāo)明“舊時(shí)”,是包含深意的。淮水,即秦淮河,橫貫石頭城,是六朝時(shí)代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所 ,這里曾經(jīng)是徹夜笙歌、紙醉金迷、歡樂無盡的不夜城 ,那臨照過六朝豪華之都的“ 舊時(shí)月”即是見證 。然而曾幾何時(shí) ,富貴風(fēng)流,轉(zhuǎn)眼成空 。如今只有那“ 舊時(shí)月”仍然從秦淮河?xùn)|邊升起,來照著這座“空城”,在夜深的時(shí)候,“還過女墻來 ”,依戀不舍地西落,這真是多情了。然而此情此景,卻顯得更加寂寞了。一個(gè)“還”字,意味深長。但這首詩并不只是發(fā)思古之幽情,詩人感慨深沉,實(shí)寓有“引古惜興亡”之意。詩人在朝廷昏暗、權(quán)貴荒淫 、宦官專權(quán)、藩鎮(zhèn)割據(jù)、危機(jī)四伏的中唐時(shí)期,寫下這首懷古之作,慨嘆六朝之興亡,顯然是寓有引古鑒今的現(xiàn)實(shí)意義的。

這首詩詠懷石頭城,表面看句句寫景,實(shí)際上句句抒情 。詩人寫了山、水、明月和城墻等荒涼景色,寫景之中,深寓著詩人對六朝興亡和人事變遷的慨嘆,悲涼之氣籠罩全詩,讀之愴然。詩人的好友白居易對這首詩曾嘆賞不已,當(dāng)讀到“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時(shí),不禁贊嘆道:“吾知后之詩人不復(fù)措詞矣。”可見其感動之深和評價(jià)之高。不過,后來的詩人并不因此而擱筆,詠金陵的詩詞還是層出不窮,只是很少能達(dá)到劉禹錫這首詩的水平罷了。

-----------------------------------

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xù)的史實(shí)中包含極深的歷史教訓(xùn),所以金陵懷古后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gè)專題。在國運(yùn)衰微之際,更成為關(guān)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若論寫得早又寫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劉禹錫的《金陵五題》?!妒^城》就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詩一開始,就置讀者于蒼莽悲涼的氛圍之中。圍繞著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圍繞著它。這里,曾經(jīng)是戰(zhàn)國時(shí)代楚國的金陵城,三國時(shí)孫權(quán)改名為石頭城,并在此修筑宮殿。經(jīng)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著城郭,仿佛也覺到它的荒涼,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帶著寒心的嘆息默默退去。山城依然,石頭城的舊日繁華已空無所有。對著這冷落荒涼的景象,詩人不禁要問:為何一點(diǎn)痕跡不曾留下?沒有人回答他的問題,只見那當(dāng)年從秦淮河?xùn)|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舊多情地從城垛(“女墻”)后面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月標(biāo)“舊時(shí)”,也就是“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的意思,耐人尋味。秦淮河曾經(jīng)是六朝王公貴族們醉生夢死的游樂場,曾經(jīng)是徹夜笙歌、春風(fēng)吹送、歡樂無時(shí)或已的地方,“舊時(shí)月”是它的見證。然而繁華易逝,而今月下只剩一片凄涼了。末句的“還”字,意味著月雖還來,然而有許多東西已經(jīng)一去不返了。

李白《蘇臺覽古》有句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謂蘇臺已廢,繁華已歇,惟有江月不改。其得力處在“只今惟有”四字。劉禹錫此詩也寫江月,卻并無“只今惟有”的限制詞的強(qiáng)調(diào),也無對懷古內(nèi)容的明點(diǎn)。一切都被包含在“舊時(shí)月”、“還過”的含蓄語言之中,溶鑄在具體意象之中。而詩境更渾厚、深遠(yuǎn)。

詩人把石頭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到朦朧的月夜中寫,這樣尤能顯示出故國的沒落荒涼。只寫山水明月,而六代繁榮富貴,俱歸烏有。詩中句句是景,然而無景不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白居易讀了《石頭城》一詩,贊美道:“我知后之詩人無復(fù)措詞矣?!焙髞碛行┙鹆陸压旁娫~受它的影響,化用它的意境詞語,恰也成為名篇。如元薩都刺的《念奴嬌》中“指點(diǎn)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就是著例;而北宋周邦彥的《西河》詞,更是以通篇化用《石頭城》、《烏衣巷》詩意為能事了。

(周嘯天)

劉禹錫簡介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jìn)士及第,初在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jié)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gè)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tuán)。后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shí),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yīng)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xué)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zhì)性,分析“天命論”產(chǎn)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劉禹錫的詩詞推薦
  • 陋室銘

    劉禹錫[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 望洞庭

    劉禹錫[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 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 秋詞

    劉禹錫[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 秋詞

    劉禹錫[唐]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劉禹錫[唐]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 浪淘沙

    劉禹錫[唐]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后波生。令人忽憶瀟湘渚,回暗迎神三兩聲。
  • 浪淘沙

    劉禹錫[唐]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 浪淘沙

    劉禹錫[唐]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浪淘沙

    劉禹錫[唐]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