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元稹 /

《遣悲懷三首》

《遣悲懷三首》

元稹 [唐]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辭。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懷三首》解析

謝公,指東晉宰相謝安,其侄女謝道韞敏捷多才,謝最疼愛。黔婁,春秋時齊國貧士,魯恭王聞其賢,欲以為相,辭不受,其妻也很賢惠,此處元稹借以自喻。鄧攸,字伯道,晉人,官河?xùn)|太守,戰(zhàn)亂中舍子保侄,后終無子,時人哀之,謂“天道無知,使伯道無后”。潘岳,字安仁,西晉詩人。妻亡,作悼亡詩三首,情意凄切,為世傳誦。

【簡析】:

詩人的亡妻韋蕙叢既慧且美,兩人感情很好,但在元稹未出仕時就亡故了,詩人畢生都覺得很對不起她。兩人當(dāng)時是貧賤夫妻,摯真純潔,因而抒情敘事,完全出自內(nèi)心。最后一首,覺得縱然同穴也無法回報妻子在生前對自己的憐愛,更加顯得真摯、深沉。

----------------------------------

這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字蕙叢)所寫的三首七言律詩。韋氏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二十歲時嫁與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七月,韋氏去世。此詩約寫于元和六年前,時元稹在監(jiān)察御史分務(wù)東臺任上。

第一首追憶妻子生前的艱苦處境和夫妻情愛,并抒寫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韞借指韋氏,以戰(zhàn)國時齊國的貧士黔婁自喻,其中含有對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順遂,這是對韋氏婚后七年間艱苦生活的簡括,用以領(lǐng)起中間四句。“泥”,軟纏?!伴L藿”,長長的豆葉。中間這四句是說,看到我沒有可替換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尋;我身邊沒錢,死乞活賴地纏她買酒,她就拔下頭上金釵去換錢。平常家里只能用豆葉之類的野菜充饑,她卻吃得很香甜;沒有柴燒,她便靠老槐樹飄落的枯葉以作薪炊。這幾句用筆干凈,既寫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艱難處境,又能傳神寫照,活畫出賢妻的形象。這四個敘述句,句句浸透著詩人對妻子的贊嘆與懷念的深情。末兩句,仿佛詩人從出神的追憶狀態(tài)中突然驚覺,發(fā)出無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雖然享受厚俸,卻再也不能與愛妻一道共享榮華富貴,只能用祭奠與延請僧道超度亡靈的辦法來寄托自己的情思?!皬?fù)”,寫出這類悼念活動的頻繁。這兩句,出語雖然平和,內(nèi)心深處卻是極其凄苦的。

第二首與第一首結(jié)尾處的悲凄情調(diào)相銜接。主要寫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詩人寫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人已仙逝,而遺物猶在。為了避免見物思人,便將妻子穿過的衣裳施舍出去;將妻子做過的針線活仍然原封不動地保存起來,不忍打開。詩人想用這種消極的辦法封存起對往事的記憶,而這種做法本身恰好證明他無法擺脫對妻子的思念。還有,每當(dāng)看到妻子身邊的婢仆,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對婢仆也平添一種哀憐的感情。白天事事觸景傷情,夜晚夢魂飛越冥界相尋。夢中送錢,似乎荒唐,卻是一片感人的癡情??嗔艘惠呑拥钠拮尤ナ懒?,如今生活在富貴中的丈夫不忘舊日恩愛,除了“營奠復(fù)營齋”以外,還能為妻子做些什么呢?于是積想成夢,出現(xiàn)送錢給妻子的夢境。末兩句,從“誠知此恨人人有”的泛說,落到“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特指上。夫妻死別,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對于同貧賤共患難的夫妻來說,一旦永訣,是更為悲哀的。末句從上一句泛說推進一層,著力寫出自身喪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

第三首首句“閑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啟下。以“悲君”總括上兩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為什么“自悲”呢?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壽的有限。人生百年,又有多長時間呢!詩中引用了鄧攸、潘岳兩個典故。鄧攸心地如此善良,卻終身無子,這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亡詩》寫得再好,對于死者來說,又有什么意義,不等于白費筆墨!詩人以鄧攸、潘岳自喻,故作達觀無謂之詞,卻透露出無子、喪妻的深沉悲哀。接著從絕望中轉(zhuǎn)出希望來,寄希望于死后夫婦同葬和來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靜思量:這僅是一種虛無飄渺的幻想,更是難以指望的,因而更為絕望:死者已矣,過去的一切永遠無法補償了!詩情愈轉(zhuǎn)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個無可奈何的辦法:“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痹娙朔路鹪趯ζ拮颖戆鬃约旱男嫩E:我將永遠永遠地想著你,要以終夜“開眼”來報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癡情纏綿,哀痛欲絕!

《遣悲懷三首》,一個“悲”字貫穿始終。悲痛之情如同長風(fēng)推浪,滾滾向前,逐首推進。前兩首悲對方,從生前寫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從現(xiàn)在寫到將來。全篇都用“昵昵兒女語”的親昵調(diào)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詩人善于將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無的意思,用極其質(zhì)樸感人的語言來表現(xiàn)。諸如“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等,無不淺俗之極,也傷痛之極。再如“泥他沽酒拔金釵”的“泥”字,末兩句中的“長開眼”與“未展眉”,都是不加修飾的本色語言,狀難寫之景十分逼真,寫難言之情極為自然。在取材上,詩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幾件小事來寫,事情雖小,但都曾深深觸動過他的感情,因而也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敘事敘得實,寫情寫得真,寫出了詩人的至性至情,因而成為古今悼亡詩中的絕唱。

清代蘅塘退士在評論此詩時說:“古今悼亡詩充棟,終無能出此三首范圍者。”這至高的贊譽,元稹是當(dāng)之無愧的。

(陳志明)

元稹簡介
元?。?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xué)家,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
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少時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jié)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雖然一度官至宰相,卻在覬覦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劃下被貶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節(jié)度使等職。死后追贈尚書右仆射。
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其詩辭言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現(xiàn)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長慶集》。
元稹的詩詞推薦
  • 離思

    元稹[唐]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菊花

    元稹[唐]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行宮

    元稹[唐]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 離思五首

    元稹[唐]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huán)釵謾篸綠絲叢。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麹塵。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尋常百種花齊發(fā),偏摘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元稹[唐]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 連昌宮詞

    元稹[唐]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又有墻頭千葉桃,風(fēng)動落花紅蔌蔌。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樓上樓前盡珠翠,炫轉(zhuǎn)熒煌照天地。歸來如夢復(fù)如癡,何暇備言宮里事。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春嬌滿眼睡紅綃,掠削云鬟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xù)。李謨擫笛傍宮墻,偷得新翻數(shù)般曲。平明大駕發(fā)行宮,萬人歌舞涂路中。百官隊仗避岐薛,楊氏諸姨車斗風(fēng)。明年十月東都破,御路猶存祿山過。驅(qū)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兩京定后六七年,卻尋家舍行宮前。莊園燒盡有枯井,行宮門閉樹宛然。爾后相傳六皇帝,不到離宮門久閉。往來年少說長安,玄武樓成花萼廢。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門開暫相逐。荊榛櫛比塞池塘,狐兔驕癡緣樹木。舞榭欹傾基尚在,文窗窈窕紗猶綠。塵埋粉壁舊花鈿,烏啄風(fēng)箏碎珠玉。上皇偏愛臨砌花,依然御榻臨階斜。蛇出燕巢盤斗栱,菌生香案正當(dāng)衙。寢殿相連端正樓,太真梳洗樓上頭。晨光未出簾影黑,至今反掛珊瑚鉤。指似傍人因慟哭,卻出宮門淚相續(xù)。自從此后還閉門,夜夜狐貍上門屋。我聞此語心骨悲,太平誰致亂者誰。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燮理陰陽禾黍豐,調(diào)和中外無兵戎。長官清平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公。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里養(yǎng)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弄權(quán)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廟謨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今皇神圣丞相明,詔書才下吳蜀平。官軍又取淮西賊,此賊亦除天下寧。年年耕種宮前道,今年不遣子孫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廟謀休用兵。
  • 估客樂

    元稹[唐]
    估客無住著,有利身則行。出門求火伴,入戶辭父兄。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求名有所避,求利無不營?;鸢橄嗬湛`,賣假莫賣誠。交關(guān)但交假,本生得失輕。自茲相將去,誓死意不更。亦解市頭語,便無鄰里情。鍮石打臂釧,糯米吹項瓔。歸來村中賣,敲作金石聲。村中田舍娘,貴賤不敢爭。所費百錢本,已得十倍贏。顏色轉(zhuǎn)光凈,飲食亦甘馨。子本頻蕃息,貨販日兼并。求珠駕滄海,采玉上荊衡。北買黨項馬,西擒吐蕃鸚。炎洲布火浣,蜀地錦織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費,不計遠近程。經(jīng)游天下遍,卻到長安城。城中東西市,聞客次第迎。迎客兼說客,多財為勢傾??托谋久鼢?,聞?wù)Z心已驚。先問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與主第,點綴無不精。歸來始安坐,富與王者勍。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豈唯絕言語,奔走極使令。大兒販材木,巧識梁棟形。小兒販鹽鹵,不入州縣征。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鯨。鉤距不敢下,下則牙齒橫。生為估客樂,判爾樂一生。爾又生兩子,錢刀何歲平。
  • 酬樂天頻夢微之

    元稹[唐]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閑人不夢君。
  • 陽城驛

    元稹[唐]
    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閔儔。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一夕不相見,若懷三歲憂。遂誓不婚娶,沒齒同衾裯。妹夫死他縣,遺骨無人收。公令季弟往,公與仲弟留。相別竟不得,三人同遠游。共負他鄉(xiāng)骨,歸來藏故丘。棲遲居夏邑,邑人無茍偷。里中競長短,來問劣與優(yōu)。官刑一朝恥,公短終身羞。公亦不遺布,人自不盜牛。問公何能爾,忠信先自修。發(fā)言當(dāng)?shù)览?,不顧黨與讎。聲香漸翕習(xí),冠蓋若云浮。少者從公學(xué),老者從公游。往來相告報,縣尹與公侯。名落公卿口,涌如波薦舟。天子得聞之,書下再三求。書中愿一見,不異旱地虬。何以持為聘,束帛藉琳球。何以持為御,駟馬駕安輈。公方伯夷操,事殷不事周。我實唐士庶,食唐之田疇。我聞天子憶,安敢專自由。來為諫大夫,朝夕侍冕旒。希夷惇薄俗,密勿獻良籌。神醫(yī)不言術(shù),人瘼曾暗瘳。月請諫官俸,諸弟相對謀。皆曰親戚外,酒散目前愁。公云不有爾,安得此嘉猷。施馀盡酤酒,客來相獻酬。日旰不謀食,春深仍弊裘。人心良戚戚,我樂獨由由。貞元歲云暮,朝有曲如鉤。風(fēng)波勢奔蹙,日月光綢繆。齒牙屬為猾,禾黍暗生蟊。豈無司言者,肉食吞其喉。豈無司搏者,利柄扼其鞲。鼻復(fù)勢氣塞,不得辯薰蕕。公雖未顯諫,惴惴如患瘤。飛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炎炎日將熾,積燎無人抽。公乃帥其屬,決諫同報仇。延英殿門外,叩閣仍叩頭。且曰事不止,臣諫誓不休。上知不可遏,命以美語酬。降官司成署,俾之為贅疣。奸心不快活,擊刺礪戈矛。終為道州去,天道竟悠悠。遂令不言者,反以言為訧。喉舌坐成木,鷹鹯化為鳩。避權(quán)如避虎,冠豸如冠猴。平生附我者,詩人稱好逑。私來一執(zhí)手,恐若墜諸溝。送我不出戶,決我不回眸。唯有太學(xué)生,各具糧與糇。咸言公去矣,我亦去荒陬。公與諸生別,步步駐行騶。有生不可訣,行行過閩甌。為師得如此,得為賢者不。道州聞公來,鼓舞歌且謳。昔公居夏邑,狎人如狎鷗。況自為刺史,豈復(fù)援鼓桴。滋章一時罷,教化天下遒。炎瘴不得老,英華忽已秋。有鳥哭楊震,無兒悲鄧攸。唯余門弟子,列樹松與楸。今來過此驛,若吊汨羅洲。祠曹諱羊祜,此驛何不侔。我愿避公諱,名為避賢郵。此名有深意,蔽賢天所尤。吾聞玄元教,日月冥九幽。幽陰蔽翳者,永為幽翳囚。
  • 得樂天書

    元稹[唐]
    遠信入門先有淚,妻驚女哭問何如。尋常不省曾如此,應(yīng)是江州司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