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李益 /

《上汝州城樓》

《上汝州城樓》

李益 [唐]
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
《上汝州城樓》解析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之作。境界蒼涼,寄意深遠。詩的首句中,“黃昏鼓角”寫的是目所見、耳所聞,“似邊州”寫的是心所感。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間,對邊塞景物特別是軍營中的鼓角聲當然是非常熟悉的。這時,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臨汝縣)城樓,眼前展現(xiàn)的是暗淡的黃昏景色,耳邊響起的是悲涼的鼓角聲音,物與我會,情隨景生,曾經對他如此熟悉的邊塞生活重新浮上心頭,不禁興起了此時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竟然又象身在邊州的感慨。這個感慨既有感于個人的身世,更包含有時代的內容,分量是極其沉重的。這里雖然只用“似邊州”三字淡描一筆,但這三個字寄慨無窮,貫串全篇。

首句是從空間回憶那遙遠的邊塞生活;接下來,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樓”則是從時間回憶那漫長的已逝歲月。這句看來很平常,而且寫得又很簡單,既沒有描繪三十年前登樓的情景,也沒有敘說三十年來人事的變化;但字里行間,感慨系之,聯(lián)系上一句讀來,正如孫洙在《唐詩三百首》中評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所說,“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俱在其中”。

據(jù)近人考證,這首《上汝州郡樓》詩大約寫于唐德宗貞元二十年李益五十七歲時,由此上溯三十年,其第一次登郡樓大致在他登進士第后做華州鄭縣簿尉期間。試考察他兩次登樓間隔期間所發(fā)生的事情:就作者個人經歷而言,他在鄭縣過了幾年郁郁不得志的簿尉生活,又遠走邊塞,先后在朔方、幽州、鄜坊、邠寧等節(jié)度使幕下過了長時期的軍旅生活;就時局變化而言,唐王朝愈來愈走向沒落,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愈來愈積重難返,代宗、德宗兩朝,不但河北三鎮(zhèn)形同異域,淄青、淮西等地也成了動亂的策源地。在德宗建中四年,汝州曾一度被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攻陷;當李益第二次過汝州時,淮西之亂也還沒有平定。三十年的變化是如此之大。他舊地重來,想到此身,從少壯變?yōu)樗ダ希幌氲酱说兀浭芨筛晗炊Y,是腹地卻似邊陲。城郭依舊,人事全非。這時,撫今思昔,百感叢集,憂時傷世,萬慮潮生,哪能不既為歲月更迭而慨嘆,又為國運升降而悲愴?這就是詩人在這首詩里緊接著寫出了“今日山川對垂淚”這樣一句的原因。

這第三句詩,會使人想起東晉過江諸人在新亭對泣的故事以及周?所說“風景不殊,舉目有江山之異”的話,也會使人想起杜甫《春望》詩中那“國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當時說來,這面對山川、愴然泣下的感觸是紛至沓來、千頭萬緒的,既無法在這樣一首小詩里表達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話講得一干二凈,只因他登樓時正是秋天,最后就以“傷心不獨為悲秋”這樣一句并不說明原因的話結束了他的詩篇。自從宋玉在《九辯》中發(fā)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吟后,“悲秋”成了詩歌中常見的內容。其實,單純的悲秋是不存在的。如果宋玉只是為悲秋而悲秋,杜甫也不必在《詠懷古跡五首》之一中那樣意味深長地說“搖落深知宋玉悲”了。這里,李益只告訴讀者,他傷心的原因“不獨為悲秋”,詩篇到此,戛然而止。那么,到底為什么呢?這個篇外意、弦外音是留待讀者自己去探索的。

(陳邦炎)

李益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李益的詩詞推薦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 江南曲

    李益[唐]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唐]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 塞下曲

    李益[唐]
    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莫遣只輪歸???,仍留一箭射天山。
  • 寫情

    李益[唐]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 從軍北征

    李益[唐]
    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李益[唐]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鸊鵜泉在豐州城北,胡人飲馬于此。]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 竹窗聞風寄苗發(fā)司空曙

    李益[唐]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 春夜聞笛

    李益[唐]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