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李益 /

《山鷓鴣詞》

《山鷓鴣詞》

李益 [唐]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
《山鷓鴣詞》解析

這是一首樂府詩,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近代曲辭》收錄《鷓鴣詞》三首,有李益的這首和李涉的兩首。李涉詩云:“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二女虛垂淚,三閭枉自沉。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李益與李涉在詩中都用了湘江、斑竹、鷓鴣等形象來烘托氣氛,為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服務(wù)??梢姟耳p鴣詞》在內(nèi)容上均是表現(xiàn)愁苦之情的,而且都須用“鷓鴣”的飛鳴來托物起興。也就是說,《鷓鴣詞》中少不了鷓鴣,此外鷓鴣在詩中還有切題、破題的作用。

兩首詩不同之點是:李涉的《鷓鴣詞》由懷古兼及游子行客之情。他充分運用聯(lián)想:看到湘江水深,想到屈原的沉江自殺;看到斑竹陰陰,想到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聽到鷓鴣的啼叫,觸動自己羈旅的愁懷。所抒之情,并非集中于一點,而是泛詠愁情。李益的《鷓鴣詞》,寫一位女子對遠方情郎的思念,抒情較強烈,也更集中。

李益詩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湘江一帶的女子。詩的開頭寫她懷遠的愁情,不是用直陳其事的方法來正面描寫,而是用“興”的手法烘托和渲染,使愁情表現(xiàn)得更加含蓄而有韻致。

如前兩句都是用興的手法。首句“湘江斑竹枝”又兼用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為舜南巡而死,淚下沾竹。這種染上斑斑淚痕的竹子,稱為“湘妃竹”,又稱“斑竹”。詩中人看到湘江兩岸的斑竹,自然會想到這個優(yōu)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連類而及,勾起自己懷念情郎的愁緒。正在這時,詩中人又看到引動她愁緒的另一景物,那長著錦色羽毛的鷓鴣,振翅而飛,且飛且鳴,其聲凄清愁苦,聽到鷓鴣的啼叫,更加重了她的愁緒。鷓鴣喜歡相對而啼,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大凡游子、思婦,都怕聽鷓鴣的啼叫??吹铰牭晋p鴣的飛鳴,自然會使這位思婦的愁懷,一發(fā)而不可收了。

接著詩句自然地過渡到“處處湘云合”一句,以籠罩在湘江之上的陰云,來比喻女主人公郁悶的心情。以陰云喻愁懷,這是古典詩歌中常見的藝術(shù)手法?!段溺R秘府論·地·六志》引《贈別詩》曰:“離情弦上急,別曲雁邊嘶,低云百種郁,垂露千行啼?!贬屧唬骸啊弦姷驮浦?,托愁氣以合詞?!薄耳p鴣詞》的“處處湘云合”,既是對實景的描寫,又巧妙地比喻女子愁悶的心情。

詩的前三句,詩人用湘江、湘云、斑竹、鷓鴣這些景物構(gòu)造出一幅有靜有動的圖面,把氣氛烘托、渲染得相當(dāng)濃烈,末句突然一轉(zhuǎn),向蒼天發(fā)出“郎從何處歸”的問語,使詩情顯得跌宕多姿而不呆板。它寫出了主人公的無可奈何的心情,我們仿佛看到她佇立湘江岸邊翹首凝望的身影,感覺到她盼郎歸來的急切心情,人物與周圍的環(huán)境達到和諧一致,繪出了一幅湘江女子懷遠圖來。

這首詩清新含蓄,善用比興,具有民歌風(fēng)味。抒情手法全靠氣氛的渲染與烘托,很有特點。

(劉文忠)

李益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李益的詩詞推薦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 江南曲

    李益[唐]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 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唐]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 塞下曲

    李益[唐]
    伏波惟愿裹尸還,定遠何須生入關(guān)。莫遣只輪歸??撸粤粢患涮焐?。
  • 寫情

    李益[唐]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 從軍北征

    李益[唐]
    天山雪后海風(fēng)寒,橫笛偏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 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李益[唐]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鸊鵜泉在豐州城北,胡人飲馬于此。]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云天。從來凍合關(guān)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鬢,恐驚憔悴入新年。
  • 竹窗聞風(fēng)寄苗發(fā)司空曙

    李益[唐]
    微風(fēng)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fù)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dāng)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 春夜聞笛

    李益[唐]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