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程顥 /

《秋日》

《秋日》

程顥 [宋]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tài)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秋日》解析

首聯說自己心境清閑,事事從容,睡醒之時,紅日高照。此處的“閑”,是佛、道兩家宣揚的“心氣和平”、“收心忍性”,從心靈中清除七情六欲,是謂“無生”。這均是修身養(yǎng)性的結果,是清靜無為的化境。按照二程理學修養(yǎng)的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就是首句“閑”的內涵,只有如此,才能“無事不從容”,即事事從容。從容的表現就是第二句描繪的“睡覺東窗日已紅”。一覺睡醒,紅日高照,滿窗紅亮。一、二兩句可看作因果關系。

以下進一步申述事事從容的結果,宣講理學哲理。頷聯說世間萬事萬物,雖然紛紜變幻,千奇百態(tài),但只要靜靜地觀察,就能窮極物理、格物致知。程顥說的“格物”當然不是今人所說的科學研究自然和人類社會。程顥說“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所謂“格物”就是“理與心,而人不能會之于一”,因此要去“私意”(存天理,去人欲),從內心大作文章。他們認為萬物都有一個絕對不變的理。只有這樣,春夏秋冬,四季佳景,才能和別人一樣地同享共待。頸聯進一步解釋“自得”之境界。程顥所謂的“道”是同“形”一起來講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即抽象概括,概括出的抽象原則叫“道”?!靶味隆?,指具體的事物,即“器”,而道與器的關系是道藏于器,即具體的器離不開抽象的道。道體之大,天地萬物,風云變態(tài),自然社會,無所不重,莫有不通?!八肌本褪撬伎?,抽象、概括,亦即頷聯所謂的“靜觀”?!八贱F八極,心游萬仞”的結果,就可以抽象出道。這種“格物致知”的功夫,指導人立身處世的最高準則,就是尾聯講的“富貴不淫貧踐樂”。按照二程的理學思想“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他們認為,天之生物有貴賤等級的區(qū)別,有大小,有長短,君子是大,小人是小,就是“天理”,因此程顥要求處富貴而不淫,安貧賤而自樂。男子漢若能修養(yǎng)到這一步,就是英雄豪杰,就是偉丈夫。

前人曾說,宋詩好發(fā)議論,味同嚼蠟。其實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哲理詩,是詩人對社會、對人生、宇宙自然的深刻觀察,而且有鮮明的形象伴和,給人以啟迪智慧的理趣。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等等,就能給人以啟迪智慧的理趣。《偶成》詩,議論缺乏形象,加之其思想和今人相去較遠,確給人有味同嚼蠟之感。至于今人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程詩中的“富貴不淫貧賤樂”,雖有相通處,但其內涵和實質已有較大的不同,這是應當注意的。

程顥簡介
程顥(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從開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陽)。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理學的奠基者,“洛學”代表人物。
程顥為嘉祐年間進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在學術上,程顥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為宗正丞,未行而卒,享年54歲。
程顥曾和其弟程頤學于周敦頤,世稱“二程”,同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fā)展,世稱“程朱學派”。其所親撰有《定性書》《識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遺書》《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書》。
程顥的詩詞推薦
  • 春日偶成

    程顥[宋]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 春日

    程顥[宋]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 郊行即事

    程顥[宋]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 秋月

    程顥[宋]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 程顥[宋]
    洗滌炎埃宿雨晴,井梧一葉報秋聲。氣從緹室葭莩起,風向白蘋洲渚生。
  • 題淮南寺

    程顥[宋]
    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 程顥[宋]
    百葉盆榴照眼明,桐陰初密暑猶青。深深重幕度香縷,寂寂高堂聞燕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