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詩詞 / 杜甫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杜甫 [唐]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fù)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dú)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dāng)時法,誰將此義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解析

此詩分三大段,一個結(jié)尾。第一段從“昔年有狂客”到“青云滿后塵”,追述李白于開元十八年(730年)和天寶元年(742年)兩入長安的經(jīng)歷,對李白的前半生作了高度的概括,同時,對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成就進(jìn)行了熱情的贊頌。前六句記敘李白初游長安事。唐人孟棨《本事詩·高逸》記載:李白初至長安,賀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fù)請其為文。白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shù)四,號為謫仙?!睍羞€記載,賀知章讀李白的《烏棲曲》后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賀知章號“四明狂客”。詩人根據(jù)這些史實(shí),贊揚(yáng)李白妙筆生花,連風(fēng)雨也為之感到驚嘆,連鬼神也為之感動哭泣。李白經(jīng)賀知章的宣揚(yáng),于是名震京師。三十年來默默無聞,此后就名滿天下了。此詩一開頭就顯得筆鋒突兀,氣勢不凡。非“狂客之譽(yù)”,無以彰“謫仙”之名。而“謫仙”這一美譽(yù)出自久負(fù)盛名的大詩人賀知章之口,更增加了它的份量。李白初出茅廬,一鳴驚人,恰如演員登臺亮相,光彩照人,贏得滿堂喝彩?!肮P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這兩句歷來被人們看成是描寫李白的佳句。詩人以高度夸張的手法,盛贊了李白詩歌強(qiáng)大的藝術(shù)魅力。落筆能驚動狂風(fēng)暴雨,說明李白的詩歌氣勢磅礴;詩成能使鬼神哭泣,說明李白的詩歌感人肺腑。詩人用精妙的語言贊美了李白的曠世才華,而“詩仙”李白也確實(shí)有資格接受這一贊譽(yù)。從這里可以看出杜甫對李白的推崇和欽敬。

后六句敘寫李白二游長安事?!拔牟省倍涫钦f李白因擅長詩賦被玄宗召入京,供奉翰林;他那些無與倫比的詩篇必將流傳千古。以下四句記敘的是李白供奉翰林期間的事。“龍舟”句見唐人范傳正《李公新墓碑》:玄宗“泛白蓮池,公不在宴,皇歡既洽,召公作序。時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仍命高將軍扶以登舟?!薄矮F錦”句見李白《溫泉侍從歸逢故人》:“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辈虊翦觥抖旁娮ⅰ芬独畎淄鈧鳌吩疲骸鞍鬃鳂氛沦n錦袍?!崩畎壮1徽偃雽m中為皇帝草擬文告和樂章,因?yàn)樯硎軐櫞?,一些文士慕名追隨左右。這時李白意得志滿,盛極一時,詩人亦不惜濃墨重彩,加以渲染。詩人通過對李白兩入長安的描寫,用極為洗煉的筆觸就勾勒出一個風(fēng)流倜儻、飄逸豪放的詩人形象。

第二段從“乞歸優(yōu)詔許”到“諸生原憲貧”,追敘李白于天寶三載(744年)春被賜金放還后,南北漫游、潦倒落魄的情景,并回憶自己在與李白相識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親如兄弟的深厚感情?!捌驓w”句,這既是對李白的回護(hù),也是對玄宗的隱諱。李白離京,實(shí)際上是遭到張垍、高力士等人的誹謗而被玄宗放逐的。李白離開長安后于這年夏天來到梁宋(今河南開封、商丘一帶),與杜甫一見如故,情同手足。“未負(fù)幽棲志,兼全寵辱身”是說李白既沒有辜負(fù)隱幽之志,又能在受寵被重用和遭讒被逐的不同境遇中善自保全自己。這仍是那種回護(hù)心情的繼續(xù)?!皠≌剳z野逸,嗜酒見天真”指兩人相遇后,李白很能理解自己的“野逸”,即放達(dá)不羈,自己也很欣賞李白的“天真”即胸懷坦蕩。“醉舞”句指李白的梁宋之游;“行歌”句指李白回到寓家之處山東兗州。這兩句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一次跳躍,李白從此開始南北漫游。接著四句,筆鋒一轉(zhuǎn),專寫李白懷才不遇。雖才華橫溢,但宏圖未展;仕途受挫,雖道德高尚卻無人理解。雖如東漢文士禰衡一樣才智卓群,但卻難逃像孔子弟子原憲那樣窮愁潦倒的命運(yùn)。

這一段,詩人巧妙地運(yùn)用了多層對比的手法。首先,李白奉詔入京與賜金放還,通過“寵”與“辱”的對比,說明“乞歸”出于被迫,暗諷“優(yōu)詔許”的虛偽性。其次,才高而命蹇,空有禰衡之俊卻難免原憲之貧,詩人通過這一對比控訴了人間的不平。第三,“醉舞”、“行歌”,似乎是一派歡樂氣氛,但緊接著寫李白的遭遇坎坷、窮愁潦倒,這又形成鮮明對比,原來那不過是苦中作樂。

第三段從“稻粱求未足”到“誰將此義陳”,著重記述李白長流夜郎前后的經(jīng)歷,篇幅寄慨最深,為全篇重點(diǎn)。安史之亂起,李白求仕不得,報國無門,于至德元年(756年)秋隱居廬山。正值永王李璘奉玄宗詔節(jié)度江陵,率軍東下,路過尋陽。李白心懷“掃胡塵”、“救河南”的愿望入了永王幕,卻不自覺地卷入了肅宗和永王爭權(quán)奪位的矛盾漩渦之中。次年一月,永王敗死。李白入獄,繼而長流夜郎(今貴州正安縣)?!暗玖弧倍?,是說李白受聘不過是為生活所迫,有人說他得了永王的重賂,純屬誹謗。詩人極力將李白入永王幕的政治色彩沖淡,力圖在為李白開脫。李白于至德二年(757年)冬開始流放,還沒到夜郎,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在渝州遇赦,還憩江夏。因取道岳陽,南赴蒼梧避禍。蒼梧指湖南零陵、九疑山一帶,其地與五嶺接壤?!拔鍘X”二句,因格律關(guān)系,將時序倒置。前一句指避禍蒼梧,后一句指長流夜郎。

“幾年遭鵩鳥”。西漢賈誼謫居長沙,屋中飛來鵩鳥(即鵩鳥),自認(rèn)為交了惡運(yùn),憂郁而死。李白當(dāng)時作《放后遇恩不沾》:“獨(dú)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何時入宣室,更問賈生才?”自比賈生,詩人因此亦以賈生比之。李白臥病當(dāng)涂以手稿付李陽冰時,作《古風(fēng)·大雅久不作》壓卷,詩中說:“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弊员瓤鬃?,自傷道窮?!蔼?dú)泣向麒麟”,用的就是這句詩意。

以上六句敘寫李白晚年悲慘的遭遇和凄楚的心境。以下六句則是發(fā)議論,抒感慨,極力為李白鳴不平。借蘇武終于歸漢和夏黃公不事暴秦的故事,說明李白不會真心附逆。借穆生辭別楚王劉戊的故事,說明李白能夠自重,永王也并未任用他。“梁獄”句,是說李白曾像鄒陽那樣上書為自己辯護(hù)?!耙延谩倍洌钦f如果當(dāng)時因事理難明,李白服了流刑,那么,如今沒有人將這些道理去向朝廷陳述。詩中用一個反問句“誰將此義陳”,把無人仗義執(zhí)言的感慨表達(dá)得深沉幽怒。

而這一段,因?yàn)樯婕皹O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和微妙的皇室矛盾,須委婉含蓄,故在十二句中有七句用典。本來,詩不貴用事,以防晦澀板滯。但“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發(fā)明,變態(tài)錯出,則用事雖多,亦何所妨!”(《詩人玉屑》)“薏苡”句,是借題發(fā)揮。“幾年”二句,是以事比人?!疤K武”二句,是以人喻事(“元還漢”是正寫,“不事秦”是反說)。“楚筵”句,以彼事喻此事;“梁獄”句,借前人譬今人。這一連串的用典,準(zhǔn)確貼切。所以后人評曰:“詩家使事難,若子美,所謂不為事使者也?!保ā恫鞂挿蛟娫挕罚┳詈笏木涫墙Y(jié)束語。詩人稱贊李白在垂老之年,仍吟詠不輟,祝愿他早日“病起”,為人間多作好詩。勸李白不要抱怨沒有得到皇帝的恩澤,表示自己要設(shè)法向朝廷探明究竟。這是在無可奈何中的安慰之詞,讓老朋友在困境中感到一點(diǎn)人間的溫暖。

此詩對仗工穩(wěn),辭藻富麗,用典精當(dāng)。在杜甫的一百二十多首五言排律中,此詩無論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方面,均不失為上乘之作。

【鶴注】至德元年,永王璘軍敗丹陽,白奔宿松,坐系潯陽獄。二載,以宋若思將兵赴河南,過污陽,驗(yàn)治罪薄,遂釋其囚,辟為參謀,時白年五十七矣。乾元元年,終以污磷事長流夜郎。詩云“五嶺炎蒸地”,則是在長流之后。從舊編在乾元二年秦州作。楊慎曰:漢夜郎縣,屬牂牁郡,唐屬珍州。牂牁郡,本且蘭國,在今播州界。珍州,在今施州歌羅寨。夜郎,在桐梓驛西二十里,有夜城,尚存古碑,字已漫滅。

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①。筆落驚風(fēng)雨②,詩成位鬼神③。聲名從此大④,淚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⑤,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⑥,獸錦奪袍新⑦。

(首敘太白詩才,能傾動于朝寧,上六,見推賀監(jiān)也。下四,受知明皇也。驚風(fēng)雨,稱其敏捷。泣鬼神,稱其神妙。殊渥,指供奉翰林。流傳,指清平三調(diào)。龍舟,謂白蓮池之召。獸錦,時蓋有宮袍之賜也)。

①《賀知章傳》:知章自號四明狂客。李白《憶賀監(jiān)詩序》:“太子賓客賀公,于紫極宮一見,呼余為謫仙人。”《錢箋》引裴敬《墓碑》:或曰太白之精下降,故字太白。賀監(jiān)號為滴仙,不其然乎。李陽冰《草堂集序》:“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笔婪Q太白之精,得之矣?!侗阕印罚骸爸喯芍韭劥耍粣澣缓??!泵稀觥侗臼略姟罚喊鬃允裰辆?,賀監(jiān)知章聞其名,首訪之。請所為文,白出《蜀道難》示之,稱嘆數(shù)四,號為謫仙人。解金貂換酒,與傾盡醉,自是聲譽(yù)光赫。②太白《贈劉都使》詩:“吐言貴珠玉,落筆回風(fēng)霜?!雹凵n頡作字,鬼神夜哭。范傳正《新墓碑》:賀知章吟公《烏棲曲》云:“此詩可以泣鬼神矣?!雹芾盍陼骸奥暶谟趫D籍。”阮籍詩:“豈若雄杰士,功名從此大?!雹菟抉R遷書:“文彩不表于后世。”張紋賦:“其文彩也,如霜地而金莖,紫葉而紅榮。”《唐書》:知章言白于玄宗,召見金鑾殿,奏頌一篇,賜食,帝為調(diào)羹,召供奉翰林。樂史《別集序》:上命李龜年持金花箋,宣賜翰林供奉李白。白宿醒未解,援筆賦之,立進(jìn)《清平調(diào)》三章。范傳正《墓碑》:玄宗泛白蓮池,皇歡既洽,召公作序。時公已被酒翰苑中,命高將軍扶以登舟。⑥魏明帝詩,“龍舟泛洪波,雄旗蔽白日?!雹邉㈠恪肚镩|》詩:“燈前量獸錦?!薄杜f書》:武后令從臣賦詩,東方虬先成,賜以錦袍。宋之間繼進(jìn)詩,尤工,于是奪袍賜之。

白日來深殿①,青云滿后塵②。乞歸優(yōu)詔許③,遇我宿心親④。未負(fù)幽棲志⑤,兼全寵辱身⑥。劇談憐野逸⑦,嗜酒見天真⑧。醉舞梁園夜⑨,行歌泗水春⑩。

(此敘白辭歸后,兩相交契之情。深殿句,起乞歸。后塵句,起宿心。托幽棲而全寵辱,此乞歸之故。對野逸而見天真,此宿心之投。梁園泗水,乃洛陽齊魯間同游之勝事也)。

①葛洪書:“仰青云,睹白日?!雹凇妒酚洝げ膫鳌罚骸伴傁镏?,欲砒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聲施于后世哉。”此以圣賢著書者為青云。揚(yáng)雄《解嘲》:“當(dāng)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溝渠?!贝艘缘梦怀藭r者為青云。阮籍詩:“抗身青云中,羅網(wǎng)孰能施?!惫痹姡骸皩の仪嘣朴?,永與時人絕?!贝艘猿纂x塵者為青云。杜詩“青云滿后塵”,指文士之追隨者。崔骃曰:“幸得備下館,充后塵?!绷汉單牡墼姡骸扒弩杖ズ髩m?!雹邸短茣罚喊诪楦吡κ克P,自知不為親近所容,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稌x書·鄭沖傳》:“優(yōu)詔不許?!雹堋锻ㄑ拧罚核扌模促硇?。任昉表:“宿心素志?!憋翟姡骸皟?nèi)負(fù)宿心,分恧良朋?!雹菔捵釉圃姡骸拔茵^幽棲郭?!庇郑骸捌珢傆臈?。”⑥王右軍謂阮光祿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⑦《漢書》:揚(yáng)雄口吃,不能劇談。劉峻《廣絕交論》:“騁黃馬之劇談?!雹唷短諠搨鳌罚簻Y明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恒得,其詩曰:“子云性嗜酒,家貧不能有?!贝麇印堕e游贊》:“莫不有以保其太和,肆其天真?!币耙?,公自謂。天真,謂太白。⑨《西京雜記》:梁孝王好宮室苑圃,筑兔園?!兑唤y(tǒng)志》:梁園,一名兔園,在歸德府城東。⑩《家語》:孔子行歌干泗水之上?!短茣罚恒羲h,屬兗州。

才高心不展①,道屈善無鄰。處士稱衡?、?,諸生原憲貧③。稻粱求未足④,薏苡謗何頻⑤,五嶺炎蒸地⑥,三危放逐臣⑦。幾年遭鵩鳥⑧,獨(dú)位向麒麟⑨。

(此傷其高臥廬山而見污永王也。才若稱衡,貧同原憲,竟以偽命蒙謗,乃所遭之不幸。夜郎在南荒,故以五嶺、三危比之。遭鵬,慮身危。泣麟,嘆道窮矣。)

①《文心雕龍》:“謝靈運(yùn)才高辭盛,富艷難蹤?!雹诳兹凇端]稱衡表》:“竊見處士平原稱衡,字正平,年二十四,淑質(zhì)貞亮,英才卓躒?!雹邸都艺Z》:原憲曰:“無財(cái)者謂之貧,學(xué)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④《廣絕交論》:“分鴻騖之稻粱?!雹荨恶R援傳》:援征交趾,載薏苡種還,人謗之,以為明珠大貝。陳子昂詩:“薏苡謗誰明?!雹夼釡Y《廣州記》:大庾、始安、臨駕、桂陽、揭陽,為五嶺。王胄詩:“五嶺常炎郁?!扁仔旁姡骸拔逶卵渍魵??!雹摺渡胶=?jīng)》:三危之山,廣圓百里,在鳥鼠山西,與岷山相接。《括地志》:三危山,在沙州敦煌縣東南二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睹献印罚骸皻⑷缬谌?。”夜郎,唐之曲州,即今云南曲靖軍。陸機(jī)詩:“逐臣尚何有?!雹噘Z誼為長沙王傅,有鵩集于舍隅,遂作《鵩鳥賦》。⑨《春秋》:“西狩獲麟?!薄豆騻鳌罚嚎鬃臃瘩鞘妹?,涕沾袍曰:“吾道窮矣?!?/p>

蘇武元還漢①,黃公豈事秦②。楚筵辭醴日③,梁獄上書辰④。已用當(dāng)時法,誰將此議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⑤,乘搓與問律③。

(此痛其抱在莫伸,而流落潯江也。蘇武、黃公,言心本無他。辭醴,謂不受偽官。上書,謂力辯己冤,惜當(dāng)時無與昭雪者。今老病秋江,而恩波終隔,故欲上問于蒼天耳。曰江濱,蓋赦后還潯陽也,非指初時系獄潯陽。新史謂夜郎還而系潯陽,與白之自敘不合。此章四段,各十句)。

①蘇武在匈奴十九年而還。②黃公,四皓之一,避秦入商山。③穆生辭醴,注見本卷。④漢鄒陽見怒于梁王,下獄,遂從獄中上書。太白《書懷》詩“半夜水軍來,尋陽滿旌旃。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辭官不受爵,翻滴夜郎天”,與此詩相發(fā)明。⑤丘遲時:“肅穆恩波被?!雹匏沃畣栐姡骸懊骱涌赏豢捎H,愿得乘搓一問津。”王嗣奭曰:此詩分明為李白作傳,其生平履歷備矣。白才高而狂,人或疑其乏保身之哲,公故為之剖白,如“未負(fù)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及楚筵辭醴,梁獄上書數(shù)句,皆刻意辯明,與《贈王維》詩“一病緣明主,三年獨(dú)此心”相同,總不欲使才人含冤千載耳。盧世..謂是天壤間維持公道,保護(hù)元?dú)馕淖帧?/p>

錢謙益曰:魯訔、黃鶴敘杜詩年譜,并云:開元二十五年后,客游齊趙,從李白、高適過汴州,登吹臺,而引《壯游》、《昔游》、《遣懷》三詩為證,皆非也。以《杜集》考之,《寄李十二》詩云:“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夙心親。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則李之遇杜,在天寶三年乞歸之后,然后同為泗水之游也?!稏|都贈李》詩云:“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崩铌柋恫萏眉颉吩疲骸疤熳又洳豢闪?,乃賜金歸之。遂就從祖陳留采訪大使彥允,請北海高天師,授道笨于齊州紫極宮?!贝怂^“脫身事幽討”也。曾鞏《序》云:“白,蜀郡人,初隱氓山,出居湖漢之間。南游江淮,至楚,留云夢者三年。去之齊魯,居詛株山竹溪。入?yún)?,至長安,明皇召見,以為翰林供奉。頃之,不合去,北抵趙魏燕晉,西涉邠岐,歷商于,至洛陽。游梁最久。復(fù)之齊魯,南游淮泗,再入?yún)?,轉(zhuǎn)涉金陵,上秋浦,抵潯陽?!逼溆洶子瘟核锡R魯,在罷翰林之后,并與杜詩合。《魯城北同尋范十隱居》詩:“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币嗬钊ス俸笞髦??!肚矐选吩姡骸巴c高李輩,論文入酒壚。”《昔游》詩:“往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壯游》則云:“放蕩齊趙間,袈馬頗清狂。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蘇侯據(jù)鞍喜,忽如摧葛疆。”在齊趙,則云蘇侯。在梁宋,則云高李。其朋游固區(qū)以別矣。蘇侯注云:監(jiān)門胄曹蘇預(yù),即源明也。開元中,源明客居徐褒。天寶初,舉進(jìn)士,詩獨(dú)舉蘇侯,知杜之游齊趙在開元時,而高李不與也。以《李集》考之,《書情》則曰:“一朝去京闕,十載游梁園?!薄读簣@吟》則曰:“我浮黃云去京闕,掛席欲進(jìn)波連山。天長水闊難遠(yuǎn)涉,訪古始及平臺間?!贝巳ス儆瘟核沃C,與杜禱合也?!秵胃笘|樓送族弟沈之秦》則去:“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jīng)為近臣。屈平憔悴滯江潭,亭伯流離放遼海。”《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則云:“醉別復(fù)兒日,登臨遍池臺。何言石門路,重有金■開。”此知李游單父后,于魯郡石門與杜別也。單父至袞州,二百七十里,蓋公輩游梁宋后,復(fù)至魯郡,始言別也。以《高集》考之,《東征賦》曰:“歲在甲申,秋窮季月。高子游梁既入,方適楚以超忽。望君門之悠哉,微先容以效拙。姑不隱而不仕,宜其沉淪而播越。”甲申,為天寶三載,蓋適解封丘尉之后,仍游梁宋,亦即李去翰林之年也?!兜亲淤v琴堂賦詩序》云:“甲申歲,適登子賤琴堂?!奔炊旁娝^“晚登單父臺”也。以其時考之,天寶三載,杜在東都,四載,在齊州。斯其與高李游之日乎?李杜二公,先后游跡如此。年譜紕謬,不可不正。段柯古《西陽雜俎》載《堯詞別杜補(bǔ)闕》之詩,以為別甫,則宋人已知其謬矣。

-----------仇兆鰲 《杜詩詳注》-----------

杜甫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fù)。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yuǎn)播,對中國文學(xué)和日本文學(xué)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詩詞推薦
  • 絕句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登高

    杜甫[唐]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絕句

    杜甫[唐]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風(fēng)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dú)破受凍死亦足!
  • 望岳

    杜甫[唐]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lǐng)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嗜战^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dú)不朝,爭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fēng)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望岳

    杜甫[唐]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西風(fēng)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 春望

    杜甫[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石壕吏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dú)與老翁別。
  •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