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欧美,中文无码字幕,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成人国产精品秘 蜜臀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杜甫 [唐]
得歸茅屋赴成都,直為文翁再剖符。但使閭閻還揖讓,敢論松竹久荒蕪。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五馬舊曾諳小徑,幾回書札待潛夫。處處青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雪山斥候無兵馬,錦里逢迎有主人。休怪兒童延俗客,不教鵝鴨惱比鄰。習池未覺風流盡,況復荊州賞更新。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書簽藥裹封蛛網(wǎng),野店山橋送馬蹄。豈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飲醉如泥。常苦沙崩損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昔去為憂亂兵入,今來已恐鄰人非。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共說總戎云鳥陣,不妨游子芰荷衣。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解析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

因徐知道據(jù)成都叛亂,杜甫曾一度離開成都草堂,避難于梓州、閬州等地。廣德二年(764)正月,杜甫攜家由梓州赴閬州,準備出陜謀生。二月,聞嚴武再為成都尹兼劍南節(jié)度使,同時,嚴武也來信相邀,詩人于是決定重返成都。于閬州還成都途中作詩五首,此為其中第四首。詩題中的“嚴鄭公”,即嚴武,廣德元年嚴武被封為鄭國公。

首四句是設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卻給人以啟迪世事的聯(lián)想:“??嗌潮罁p藥欄,也從江檻落風湍?!贝笠馐钦f:自離草堂,常常焦慮沙岸崩塌,損壞藥欄,現(xiàn)在恐怕連同江檻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這雖是遙想離成都之后,草堂環(huán)境的自然遭遇,但它不也是對風風雨雨的社會現(xiàn)狀的焦慮嗎?“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毕氘斈辏娙穗x開草堂時,自己親手培植的四株小松,當時才“大抵三尺強”(《四松》),詩人是很喜愛它,恨不得它迅速長成千尺高樹;那到處侵蔓的惡竹,有萬竿亦須芟除!詩人喜愛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隨時態(tài)而變,詩人痛恨惡竹,是因惡竹隨亂而生。玩味這兩句,其句外意全在“恨不”、“應須”四字上。楊倫在《杜詩鏡銓》旁注中說:此二句“兼寓扶善疾惡意”,這是頗有見地的。亂世之歲,匡時濟世之才難為世用,而各種丑惡勢力競相作充分表演,詩人怎能不感慨萬分!這二句,深深交織著詩人對世事的愛憎。正因為它所表現(xiàn)的感情十分鮮明、強烈而又分寸恰當,所以時過千年,至今人們仍用以表達對于客觀事物的愛憎之情。

詩的后四句落到“贈嚴鄭公”的題意上?!吧碇粦{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鄙恚瓷?。黃閣老,指嚴武。唐代中書、門下省的官員稱“閣老”,嚴武以黃門侍郎鎮(zhèn)成都,故稱。金丹,燒煉的丹藥。這兩句說,自己的生計全憑嚴武照顧,衰老的身本也可托付給益壽延年的丹藥了。這里意在強調生活有了依靠,療養(yǎng)有了條件,顯示了詩人對朋友的真誠信賴和歡樂之情。最后兩句忽又從瞻望未來轉到回顧過去,似有痛定思痛意:“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詩人自寶應元年(762)七月與嚴武分別,至廣德二年(764)返草堂,前后三年。這三年,兵禍不斷,避亂他鄉(xiāng),飄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頭了。過去常讀古樂府詩《行路難》,今身經(jīng)其事,方知世路艱辛,人生坎坷,真是“行路難”啊!“行路難”三字,語意雙關。一個“信”字,包涵著詩人歷經(jīng)艱難因苦后的無限感慨。

全詩描寫了詩人重返草堂的歡樂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真情真語,情致圓足,辭采穩(wěn)稱,興寄微婉。歡欣和感慨相融,瞻望與回顧同敘,更顯出了此詩思想情感的深厚。

(傅經(jīng)順)

-----------------------------------------------

【鶴注】此廣德二年春,自閬州歸成都中途所作?!短茣牢鋫鳌罚簩殤曜猿啥颊龠€,拜京兆尹,明年為二圣山陵橋道使,封鄭國公,遷黃門侍郎。廣德二年,復節(jié)度劍南?!局熳ⅰ俊杜f書》云:武再尹成都,節(jié)度劍南,破吐蕃,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與《新書》不合。以此詩題證之,《新書》為是。

得歸茅屋赴成都①,直為文翁再剖符②。但使閭閻還揖讓③,敢論松竹久荒蕪④。魚知丙穴由來美⑤,酒憶郫筒不用酤⑥。五馬舊曾諳小徑⑦,幾回書札待潛夫⑧。

(首章,重赴成都之故,八句皆敘事。欲歸草堂者,為嚴公再鎮(zhèn)也。揖讓,承次句。松竹,承首句。五六思成都品物之佳,七八想嚴公交情之厚,首尾賓主互說。玩末句,知嚴入蜀時便有書見招矣。)

①《杜臆》:成都尹本刺史,故比之文翁。自嚴公去后,成都遭亂,故有“還揖讓”語。②直為,特為也。《漢·文帝紀》:初與太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陸云《贈鄱陽使君》詩:“謁帝東堂,剖符南征?!雹邸妒酚洝罚豪钏挂蚤傞惾胧隆?鬃釉唬阂咀尪煜禄撸Y樂之謂也。④松竹,舊栽草堂,公向有《覓綿竹》、《覓松樹子》詩。戴逵《閑游贊》:“寄心松竹,取樂魚鳥?!薄稓w去來辭》:“三徑就荒?!庇郑禾飯@將蕪。”⑤《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劉淵林曰: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有魚穴二所?!兑娌糠轿镔潯罚罕?,在興州,魚出石穴中,雅州亦有之,蜀人甚珍其味。黃鶴曰:丙穴固在漢中,然地志載邛州大邑縣有嘉魚穴,萬州梁山縣柏枝山有丙穴,方數(shù)丈,出嘉魚。又達州明通縣井峽中,穴凡十,皆產(chǎn)嘉魚。此詩公赴成都作,意是指邛州丙穴。蓋成都西南至邛州,才百五十里耳。⑥《成都記》:成都府西五十里,因水標名曰郫縣,以竹筒盛美酒,號為郫筒?!度A陽風俗錄》:郫縣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節(jié),傾春釀于筒,苞以藕絲,蔽以蕉葉,信宿香達于林外,然后斷之以獻,俗號郫筒酒?!兑唤y(tǒng)志》:相傳山濤治郫,用筠管釀酴醿作酒,兼旬方開,香聞百步,今其法不傳。⑦漢制,太守駟馬,朝臣出使為太守,增一馬,故為五馬。武昔攜酒饌至草堂,故云“五馬舊曾諳小徑。”⑧古詩:“遺我一書札?!焙鬂h王符著書,號《潛夫論》。

其二

處處清江帶白蘋,故園猶得見殘春①。雪山斥候無兵馬②,錦里逢迎有主人③。休怪兒童延俗客④,不教鵝鴨惱比鄰⑤。習池未覺風流盡,況復荊州賞更新⑥。

(次章,想春歸景事。上四草堂安居之樂,歸美嚴公。下四草堂睦俗之情,預待嚴公也。無兵馬,嚴能靖寇。有主人,公返舊居。習池,自比草堂。荊州,借比嚴公。次末二聯(lián),賓主對舉。每句首字,七用仄聲,未見變化。)

①虞炎詩:“方掩故園扉。”柳惲詩:“汀洲采白蘋。”②朱瀚曰:是秋,嚴武果大破吐蕃,拔其城,雪山句若操左券,見公之知人料事?!顿Z誼傳》:“斥候望烽燧?!雹圳w次公曰:景物明煥,錯雜如錦,故曰錦里?!稇?zhàn)國策》:燕太子逢迎卻行。曹植詩:“主人寂無為?!雹軙x孫暑為兒童,未嘗被呵怒。⑤《周禮》:“五家為比,又五家為鄰。”⑥《南史》:袁粲見江敩,嘆曰:“風流不墜,正在江郎?!弊砹暭页?,在荊土。山簡以征南將軍都督荊、湘、交、廣四州,故可稱荊州。

其三

竹寒沙碧浣花溪①,橘刺藤梢咫尺迷②。過客徑須愁出入,居人不自解東西③。書簽藥裹封蛛網(wǎng)④,野店山橋送馬蹄⑤??辖寤耐ゴ翰萆?,先一飲醉如泥⑦。

(三章,寫故園荒蕪之狀。上四花溪,下四草堂。竹映水,故見沙碧。咫尺迷,起下二句。蛛網(wǎng)久封,馬蹄空送,堂中闃無人跡矣。【張綖注】舊庭雖荒,而春草方深,翻可藉以一醉??辖宥郑鲉枃乐~。【顧注】此想草堂荒涼景象,堪與《東山》詩“伊威在室,蟏蛸在戶”并讀。)

①《梁益記》: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彩箋,故號浣花溪。②《橘頌》:“曾枝剡棘,圓果摶兮。”③朱瀚曰:謝靈運詩“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即過客二句意?!斗昝葌鳌罚好入[瑯琊勞山,詔征之,托以老耄迷路東西,不知方面所在。④《漢·外戚傳》:武發(fā)篋,中有藥裹二枚。張協(xié)詩:“蜘蛛網(wǎng)四壁?!雹萘汉單牡墼姡骸芭P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雹迯垍f(xié)詩:“荒庭寂以閑。”《世說》:“過江諸人,每至暇日,輒出新亭,藉草飲宴。”⑦《后漢·周澤傳》: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注:《漢官儀》此下云“一日不齋醉如泥?!辈淘疲喊薰傩≌f:南海有蟲無骨,名曰泥,在水中則活,失水則醉,如一塊泥然?!抖乓堋罚捍饲f也,本言人醉后,其狀頹倒如爛泥耳。

其四

??嗌潮罁p藥欄①,也從江檻落風湍②。新松恨不高千尺③,惡竹應須斬萬竿④。生理只憑黃閣老,衰顏欲付紫金丹⑤。三年奔走空皮骨⑥,信有人間行路難⑦。

(四章,言故園雖蕪,而嚴公可依。上四敘景,下四敘情。藥欄、江檻,昔所結構者。新松、惡竹,昔所栽者。謀生駐顏,俱藉嚴公,庶從前奔走艱難,得以休息耳。五六自傷貧老,作望嚴之詞,嚴蓋雅好服食,故著金丹句。邵注三年奔走,謂往來梓、閬之間。)

①蕭詩:“沙崩聞韻鼓?!雹趧⑦O曰:設江檻以減殺風湍,則沙岸不至崩頹矣。③吳均《詠松》詩:“何當數(shù)千尺,為君覆明月?!雹堋妒酚洝へ浿硞鳌罚褐窀腿f個。⑤生理二句,語涉陳腐。陸機詩:“生理各萬端。”蔡云:《國史補》:“兩省相呼為閣老?!蔽湓谥恋麻g為給事中,時公為左拾遺,正聯(lián)兩省也?!侗阕印罚航鸬?,變化愈妙,令人不老不死?!秴⑼酢罚骸吧D更為紫,赫然成還丹?!薄对贫绕吆灐罚汉系しǎ鹬疗呤?,藥成,五色飛華,紫云亂映,名曰紫金,其蓋上紫霜,名曰神丹。古樂府歌行:“定取金丹作幾服,能令華表得千年?!?/p>

⑥《南史》:杜棲以父病,旬日之間,便皮骨自支。⑦古樂府有《行路難》。

其五

錦官城西生事微,烏皮幾在還思歸①。昔去為憂亂兵入②,今來已恐鄰人非③。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④。共說總戎云鳥陣⑤,不妨游子芰荷衣⑥。

(末章總結,敘草堂前后情事。上四憂歸計之艱難,下四喜知交之可托。貧無生事,則難歸。老藉憑幾,則欲歸。亂后人非,則歸亦凄涼。懷古息機,則歸堪避地。生事句,承前生理。幾在句,承前衰顏。鄰人句,承前比鄰。息機句,承前奔走。各有脈絡。《杜臆》:有嚴公將略,則游子可保無恙,豫知嚴公必能安蜀矣。)

①《高士傳》:晉宋明不仕,杜門注黃老,孫登惠烏恙皮裹幾。謝脁《詠烏皮隱幾》詩:“蟠木生附枝,刻削豈無施。曲躬奉微用,聊承終宴疲?!薄具h注】公《寄劉峽州》詩“憑幾烏皮綻”,公蓋素所愛者,故思之不置。②亂兵,指徐知道之叛?!妒勒f》:亂兵相剝掠。③《孔叢子》:鄰人聞其兇兇也。④陳子昂詩:“懷古正躊躕。”又:“未息漢陰機?!卑础独銍澜?jīng)》云:“息機歸寂然?!雹荨段褐尽罚涸t大將軍親總六戎。希曰:唐人以節(jié)度為總戎。李觀《邠寧節(jié)度享軍記》:“仗鉞總戎?!薄段掌娼?jīng)》:八陣,天、地、風、云為四正,飛龍、翼虎、鳥翔、蛇蟠為四奇。梁簡文帝《七勵》:“回云鳥之密陣?!倍盘镌唬禾w,以車騎分為鳥云之陣,取云散而鳥飛,變化無窮也。⑥游子,公自謂。不妨,無礙也?!峨x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王嗣奭曰:五作,意俱條暢,辭極穩(wěn)稱,都是真情真語,詩應如是。

今按:杜律如《秋興》八首,《諸將》、《古跡》諸首,雖疊章聯(lián)絡,而語無重復,故其氣骨豐神,俊邁不群。若《寄嚴公》五首,意思頗嫌重出,蓋赴草堂只是一事,寄嚴公只是一人,縷縷情緒,終覺言之繁絮耳。但就其各章鋪敘,自有層次。首章言嚴公書札,次章言荊州賞新,三章言荒庭飲醉,四章以生理衰顏訴之,五章以生事息機告之。說得迢遞淺深,條理井然,而前以剖符起,后以總戎結,文治武功,均望嚴公,又實喜溢于詞氣間矣。

-----------仇兆鰲 《杜詩詳注》-----------

杜甫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詩詞推薦
  • 絕句

    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登高

    杜甫[唐]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絕句

    杜甫[唐]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望岳

    杜甫[唐]
    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蓋獨不朝,爭長嶪相望。恭聞魏夫人,群仙夾翱翔。有時五峰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望岳

    杜甫[唐]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安得仙人九節(jié)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西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 春望

    杜甫[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石壕吏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