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六成對應六詩,據(jù)《毛詩序》“《武》,奏《大武》也”“《酌》,告成《大武》也”的說明及《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記楚王之言“武王克商,……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爾功?!淙唬骸仌r繹思,我徂維求定。’其六曰:‘綏萬邦,屢豐年?!笨芍吨茼灐せ浮肥菢肺琛洞笪洹妨桑ǖ诹鶊觯┑母柙?。
《周頌·桓》這首詩的前三句,是以“綏萬邦,婁豐年”來證明天命是完全支持周朝的?!皧湄S年”在農(nóng)耕社會對贏得民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百姓對能致物阜年豐的王朝總會表示擁護;而獲得農(nóng)業(yè)豐收,在上古時代離不開風調(diào)雨順的自然條件,“婁豐年”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天意的象征。中間四句歌頌英勇的武王和全體將士,并告訴全體諸侯,武王的將士有能力征服天下、保衛(wèi)周室。疊字詞“桓桓”領出整段文字,有威武雄壯的氣勢,而“于以四方”云云,與首句“綏萬邦”上下綰合,一強調(diào)國泰民安,一強調(diào)征服統(tǒng)治,而都有周室君臨天下的自豪感。最后兩句是禱告上蒼、讓天帝來作證,以加強肯定,同時也是對第三句“天命匪解”的呼應。詩的核心就是揚軍威以震懾諸侯,從而達到樹立周天子崇高權(quán)威的目的,其內(nèi)容正與《尚書·周書·多方》一致。詩名為《桓》,“桓”即威武之貌,正點明了主題。詩的語言雍容典雅,威嚴而出之以和平,呈現(xiàn)出一種歡樂的氛圍,涌動著新王朝的蓬勃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