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首詩通過對善惡報應(yīng)之說的否定,揭示了善惡不分的社會現(xiàn)實,并決心固窮守節(jié),流芳百
世。深婉曲折的詩意之中,透露著詩人憤激不平的情緒。
(2)云有報:說是有報應(yīng)。指善報。夷叔:伯夷、叔齊,商朝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君死后,
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繼位為君而一起出逃。周滅商后,二人恥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指野菜)而
食,最后餓死。(見《史記?伯夷列傳》)西山:即首陽山。
(3)茍:如果。何事:為什么。立言:樹立格言?!妒酚?伯夷列傳》:“或曰:‘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舨氖妪R,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絮行如此而餓死?!?/p>
(4)九十行帶索:《列子?天瑞)說隱士榮啟期家貧,行年九十,以繩索為衣帶,鼓琴而歌,能
安貧自樂。況:甚,更加。當(dāng)年:指壯年。
(5)固窮節(jié):固守窮困的節(jié)操?!墩撜Z?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p>
〔譯文〕
據(jù)說積善有善報,
夷叔餓死在西山。
善惡如果不報應(yīng),
為何還要立空言?
榮公九十繩為帶,
饑寒更甚于壯年。
不靠固窮守高節(jié),
聲名百世怎流傳?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