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2)。
寒風(fēng)拂枯條,落葉掩長陌(3)。
弱質(zhì)與運頹,玄鬢早已白(4)。
素標(biāo)插人頭,前涂漸就窄(5)。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dāng)去客(6)。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7)。
[注釋]
(1)這首詩自嘆衰老。行將就木,然而詩人卻能以視死如歸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表現(xiàn)出其“不喜亦
不懼”的達觀精神。
(2)遲:緩行,放慢速度。四時:四季。
(3)掩:遮蓋,鋪滿。鬃陌(mò莫):田間小路,東西為陌。
(4)弱質(zhì):虛弱的體質(zhì),作者自指。與運頹:同時運一道在減損、消耗。玄:黑。
(5)素標(biāo):白色的標(biāo)記,指白發(fā)。涂:同“途”。就:趨,歸。
(6)逆旅舍:接待客人的旅店。逆,迎?!读凶?仲尼篇):“處吾之家,如逆旅之舍。”《古
詩十九首》之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文選》卷二九李善注:“老菜子曰:‘人生于天
地之間,寄也。寄者固歸?!凶釉唬骸廊藶闅w人,則生人為行人矣。’《韓詩外傳》曰:‘枯魚
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客?!?/p>
(7)之:往。南山:指廬山。舊宅:指陶氏墓地。作者在《自祭文》中說:“陶子將辭逆旅之館,
永歸于本宅?!?/p>
[譯文]
日月如梭不緩慢,
四時相催不停步。
寒風(fēng)吹動枯枝條,
落葉覆遮滿道路。
弱質(zhì)時運共減損,
黑發(fā)早白已滿頭。
白色標(biāo)記在頭上,
當(dāng)知日暮漸窮途占
家似迎賓之旅店,
我如過客將行去。
前行將要去何方?
南山陶氏舊墳?zāi)埂?/p>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