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耳聞不如目見》是個經(jīng)常會用到的中性成語。《
耳聞不如目見》的近義詞有:眼見為實(shí)、耳聽為虛?!?strong>耳聞不如目見》的反義詞有:
道聽途說。成語《
耳聞不如目見》的含義是: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出自:漢 劉向《說苑 政理》:“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舉個栗子:就行也不是話,再住也不是話,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目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 以下是對成語《
耳聞不如目見》更為具體的描述:
成語解釋
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親身感受比傳聞可靠。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政理》:“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成語注音
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ㄇㄨˋ ㄐ一ㄢˋ
成語用法
耳聞不如目見復(fù)句式;作補(bǔ)語、分句;比喻實(shí)際經(jīng)驗(yàn)的重要。
成語例子
就行也不是話,再住也不是話,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目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八回)
英語翻譯
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others
其他翻譯
<法>mieux vaut voir de ses propres yeux que les ouǐ-dire